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中国水稻白叶枯菌致病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avrBs3/pthA家族新成员介导的表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5-90页
 第一章 水稻白叶枯病概述第16-35页
  1 水稻白叶枯病的生态特征第16-24页
  2 白叶枯病原细菌学第24-31页
  参考文献第31-35页
 第二章 水稻白叶枯菌的致病多样性第35-46页
  1 一个争论了二十多年的问题第35-36页
  2 生理小种的概念第36页
  3 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和鉴别系统第36-42页
  4 生理小种的的多样性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第三章 水稻白叶枯菌的遗传多样性第46-64页
  1 研究Xoo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两大分子标记技术第46-53页
  2 揭示水稻白叶枯菌群体结构的方法第53-57页
  3 分子型揭示的白叶枯菌群体结构特点第57-60页
  4 分子型与致病型的关系第60页
  5 我国水稻白叶枯菌分子型群体结构特点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第四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和水稻抗病基因及其互作表型第64-90页
  1 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的发现第64-65页
  2 水稻白叶枯病菌avrBs3/PthA家族无毒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第65-70页
  3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第70-77页
  4 活性氧与植物抗病性第77-81页
  参考文献第81-90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90-194页
 第五章 中国水稻白叶枯菌致病型多样性分析第91-108页
  摘要第91-92页
  1 材料方法第92-97页
   ·水稻品种第92-93页
   ·菌株第93-97页
   ·接种方法第97页
   ·调查方法第9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97页
  2 结果第97-104页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症状第97-99页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毒性)多样性第99-104页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分布第104页
  3 讨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第六章 中国水稻白叶枯菌遗传型多样性分析第108-131页
  摘要第108-109页
  1 材料方法第109-120页
   ·菌株第109-111页
   ·细菌基因组提取第111-113页
   ·探针的制备第113-116页
   ·RFLP与Southern杂交第116-120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20页
  2 结果第120-126页
   ·细菌基因组提取和Sph I消化第120-121页
   ·探针制备第121-122页
   ·中国Xoo的avrBs3/pthA基因家族成员特点第122页
   ·中国水稻白叶枯菌遗传多样性第122-123页
   ·中国水稻白叶枯菌致病型和遗传型的关系第123-126页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分子型分布第126页
  3 讨论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第七章 avrBs3/pthA家族新成员的克隆第131-177页
  摘要第131-133页
  1 材料方法第133-146页
   ·菌株和质粒第133-137页
   ·水稻品种第137-138页
   ·菌落原位杂交第138页
   ·Southern杂交分析阳性克隆第138页
   ·R-M系统突变的受体菌的制备第138-139页
   ·10个阳性克隆分别电转化受体菌KA和OA第139页
   ·剪叶和注射法接种第139页
   ·目标2号阳性克隆的测序第139-145页
   ·目的片段与pHM1的连接与电转化KA,PA第145-146页
   ·剪叶接种水稻验证转化子功能第146页
  2 结果第146-172页
   ·从JXOV的基因文库筛选2号阳性克隆第146-150页
   ·四个片段分别与pUC19连接产物的筛选第150-151页
   ·片段A、B、C和D的测序和分析第151-166页
   ·B17、B19、D41和D82与pHM1连接产物的筛选第166页
   ·B17、B19、D41和D82与pHM1连接产物的电转化和接种试验第166-172页
  3 讨论第172-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77页
 第八章 avrBs3/pthA家族新成员簇介导的水稻-白叶枯菌互作表型第177-194页
  摘要第177-179页
  1 材料方法第179-183页
   ·注射接种和氧爆发检测第179页
   ·生长曲线制作第179页
   ·水稻苗期叶片接种区石蜡切片的制作第179-183页
  2 结果第183-191页
   ·注射叶片的症状和氧爆发检测第183-185页
   ·生长曲线第185页
   ·无毒基因克隆诱导水稻叶片木质素积累第185-191页
  3 讨论第191-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194页
附录第194-210页
致谢第210-2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葱莲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辣椒疫病生防菌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 Pst10的筛选、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