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澳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运行特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核电发展概论和我国核电厂建设情况 | 第10-11页 |
·发展核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10页 |
·我国核电厂建设情况 | 第10-11页 |
·核电运行原理、蒸汽发生器的作用以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核电站运行原理 | 第11-12页 |
·蒸汽发生器的作用 | 第12页 |
·蒸汽发生器运行特性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对蒸汽发生器运行研究的现状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岭澳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和运行 | 第15-34页 |
·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 | 第15页 |
·岭澳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概述 | 第15-17页 |
·岭澳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结构部件简介 | 第17-21页 |
·传热管 | 第18-19页 |
·管板 | 第19页 |
·下封头 | 第19页 |
·管束支撑组件 | 第19-20页 |
·汽水分离装置 | 第20页 |
·给水环管 | 第20-21页 |
·筒体组件 | 第21页 |
·岭澳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各功能段介绍 | 第21-23页 |
·蒸汽发生器的蒸发段 | 第21-23页 |
·蒸汽发生器的汽水分离段 | 第23页 |
·岭澳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运行事故 | 第23-27页 |
·事故概述 | 第23-25页 |
·运行保护措施 | 第25页 |
·操纵员的干预 | 第25-26页 |
·传热管泄漏事故处理的主要步骤 | 第26-27页 |
·蒸汽发生器运行的传热学和流体力学计算 | 第27-32页 |
·传热学计算 | 第27-29页 |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水力计算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岭澳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运行特性和分析 | 第34-53页 |
·蒸汽发生器静态运行方案的选择 | 第34-40页 |
·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的运行方案 | 第34-36页 |
·二回路压力保持不变的运行方案 | 第36-37页 |
·组合式运行方案 | 第37-39页 |
·岭澳核电厂采用的运行方案 | 第39-40页 |
·蒸汽发生器静态运行参数数据分析 | 第40-51页 |
·蒸汽发生器运行参数数据 | 第40-49页 |
·蒸汽发生器满负荷运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9-50页 |
·蒸汽发生器升负荷过程的运行特性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3-66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求解过程 | 第53-55页 |
·CFD 的工作流程图 | 第53-54页 |
·建立控制方程,确立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54页 |
·划分计算网格 | 第54页 |
·建立离散方程 | 第54页 |
·离散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4页 |
·给定求解控制参数 | 第54页 |
·求解离散方程 | 第54页 |
·判断解的收敛性、显示和输出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建立几何模型 | 第55-56页 |
·利用 Fluent 求解 | 第56-57页 |
·预处理和设置求解器 | 第56页 |
·确定计算模型 | 第56页 |
·定义材料的物理性质 | 第56页 |
·定义边界条件 | 第56页 |
·求解参数设置及流场初始化 | 第56-57页 |
·模拟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57-65页 |
·压力模拟 | 第57-59页 |
·速度模拟 | 第59-61页 |
·温度模拟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