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社会关注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 | 第10页 |
·事业单位推行养老制度试点改革 | 第10-11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探索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简要评述 | 第16页 |
·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8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 | 第20-27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事业单位的概念 | 第20页 |
·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企业的区别 | 第20页 |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概念 | 第22页 |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介绍 | 第22-25页 |
·国家干预主义理论 | 第22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反危机理论 | 第23页 |
·当代消费理论 | 第23-24页 |
·多支柱理论 | 第24页 |
·效率理论 | 第24-25页 |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现状 | 第27-36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概述 | 第27-30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 第29-30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6页 |
·制度不完善 | 第30-31页 |
·改革步调不统一 | 第31-32页 |
·退休待遇普遍不高 | 第32-33页 |
·待遇衔接不到位 | 第33-34页 |
·社会化养老的程度不高 | 第34页 |
·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经验与借鉴 | 第36-45页 |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36-41页 |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类型 | 第36-37页 |
·部分国家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 | 第37-39页 |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 第39-41页 |
·国内部分地方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第41-45页 |
·国内部分地方的试点改革经验 | 第41-43页 |
·国内部分地方试点改革的启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完善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的建议 | 第45-50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的思路分析 | 第45-46页 |
·制度建设 | 第45页 |
·资金筹集模式选择 | 第45页 |
·养老待遇保障 | 第45-46页 |
·制度衔接 | 第46页 |
·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 第46页 |
·江海区事业单位社会化养老制度改革的建议 | 第46-50页 |
·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 第46-47页 |
·坚持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 | 第47-48页 |
·完善多层次保障的养老制度 | 第48页 |
·分类推进改革 | 第48-49页 |
·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待遇 | 第49页 |
·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