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水文学论文

典型城市与农业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硝态氮来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26页
   ·水体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第10-11页
   ·国内外水体NO_3--N污染研究进展第11-13页
     ·水体NO_3--N污染状况研究第11-12页
     ·水体NO_3--N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研究第12页
     ·水体NO_3--N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研究第12-13页
   ·水体NO_3--N污染的同位素示踪研究第13-23页
     ·δ15N、δ18O双同位素法的基本理论第14-16页
     ·水体NO_3-中N、O同位素分析处理方法发展第16页
     ·水体硝酸根N、O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第16-19页
     ·我国研究现状第19-23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3-25页
     ·理论价值第23页
     ·现实意义第23-25页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第26-31页
   ·研究地区概况第26-28页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第26-27页
     ·千烟州生态站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31页
     ·水化学分析方法第28-29页
     ·δ~(15)N、δ~(18)O分析测定第29-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55页
   ·水体氮污染状况及空间变化第31-35页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2009~2010年地表水不同形态氮组成第31-33页
     ·2004~2010年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不同形态氮含量第33-35页
   ·水体不同形态氮含量季节变化第35-39页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2009~2010地表水不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第35-38页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2004~2010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第38-39页
   ·水化学指标对NO_3--N污染来源的指示作用第39-45页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_3--N污染来源第39-43页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O_3--N污染来源第43-45页
   ·水体NO_3--N污染来源的δ~(15)N、δ~(18)O示踪第45-53页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δ~(15)N、δ~(18)O、δ~(18)O-H_2O、δ~2H-H_2O特征第45-48页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δ~(15)N、δ~(18)O、δ~(18)O-H_2O、δ~2H-H_2O特征第48-53页
   ·两种生态系统的比较第53-55页
     ·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_3--N污染状况差异第53-54页
     ·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水体NO_3--N污染来源异同第54-55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5-59页
   ·主要结论第55-56页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_3--N污染来源特征第55页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O_3--N污染来源特征第55-56页
     ·两种生态系统水体NO_3--N污染来源差异第56页
   ·贡献与不足第56-57页
     ·贡献第56-57页
     ·不足第57页
   ·研究展望第57-59页
     ·分析方法的改进与完善第57页
     ·不同来源初始同位素特征值的确定第57-58页
     ·加强定量研究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致谢第67-6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及主要会议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监管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氮沉降背景下枯落物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