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插画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7-10页 |
| ·社会背景 | 第7-8页 |
| ·理论基础 | 第8-10页 |
| ·相关课题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插画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心理治愈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治愈”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23页 |
| ·治愈系插画的释义 | 第15-20页 |
| ·治愈系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5-18页 |
| ·“治愈”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插画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 ·心理治愈的方法探讨 | 第20-22页 |
| ·国外治愈系插画对中国的影响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治愈系插画的治愈原理与分析 | 第23-37页 |
| ·治愈系插画的原理 | 第23-26页 |
| ·艺术治疗的来源与定义 | 第23-24页 |
| ·治愈系插画应用的艺术治疗原理 | 第24-26页 |
| ·“2035 岁人群与治愈”的调查 | 第26-33页 |
| ·个性单面 | 第28-29页 |
| ·身体疲惫 | 第29页 |
| ·心情低落 | 第29-31页 |
| ·寂寞空虚 | 第31-33页 |
| ·基于艺术治疗的治愈系插画操作方法 | 第33-34页 |
| ·治愈系插画应用于日常心理治愈的可行性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治愈系插画特点与视觉认知研究 | 第37-49页 |
| ·治愈系插画的特点 | 第37-40页 |
| ·体验性 | 第37页 |
| ·抚慰性 | 第37-38页 |
| ·生机性 | 第38页 |
| ·趣味性 | 第38-39页 |
| ·超常性 | 第39页 |
| ·意味性 | 第39页 |
| ·审美性 | 第39-40页 |
| ·治愈系插画的视觉认知分析 | 第40-49页 |
| ·色彩认知分析 | 第41-45页 |
| ·构图与心理感受的分析 | 第45-47页 |
| ·线条认知分析 | 第47-48页 |
| ·肌理与心理感受的分析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关于治愈插画创作与应用 | 第49-61页 |
| ·创作过程 | 第49-55页 |
| ·调查目标人群对插画的认知程度 | 第49-54页 |
| ·正稿创作 | 第54-55页 |
| ·创作作品的应用范围及操作效果 | 第55-6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总结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73-74页 |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