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重式扭矩标准装置的研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扭矩的物理学定义 | 第8-9页 |
·扭矩计量 | 第9-12页 |
·现代扭矩测量的应用 | 第9-10页 |
·扭矩标准装置 | 第10-11页 |
·国内外扭矩标准装置情况简介 | 第11-12页 |
·课题情况介绍 | 第12-14页 |
·实验室现状 | 第13-14页 |
·现有扭矩标准装置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页 |
·本章小节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的技术方案 | 第15-27页 |
·200Nm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技术指标 | 第15-16页 |
·技术指标 | 第15页 |
·特性参数 | 第15页 |
·技术指标要求分析 | 第15-16页 |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静重式扭矩标准装置不确定度预估 | 第17-24页 |
·概述 | 第17页 |
·各分项相对不确定度 | 第17-23页 |
·合成与扩展不确定度 | 第23-24页 |
·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评价 | 第24页 |
·200Nm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装置总体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主力臂设计 | 第25页 |
·砝码部件设计 | 第25页 |
·力矩平衡机构设计 | 第25页 |
·床身机座设计 | 第25-26页 |
·被校传感器连接结构设计 | 第26页 |
·控制系统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静重式扭矩标准装置研制内容 | 第27-51页 |
·200Nm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概述 | 第27-29页 |
·200Nm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工作原理 | 第27页 |
·200Nm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的组成 | 第27-28页 |
·200Nm 静重式扭矩标准机的工作情况 | 第28-29页 |
·标准力臂设计 | 第29-38页 |
·标准力臂长度尺寸的确定和测量 | 第30页 |
·标准力臂的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主梁部件应力分析 | 第31-34页 |
·气浮轴承支撑 | 第34-36页 |
·气浮轴承的选用 | 第36-37页 |
·气浮轴承摩擦扭矩测试 | 第37-38页 |
·扭矩标准机与扭矩传感器连接质量的控制 | 第38-44页 |
·挠性联轴器的分类 | 第38-40页 |
·金属膜片挠性联轴器的结构原理 | 第40-41页 |
·挠性联轴器在扭矩标准机上的应用 | 第41-43页 |
·挠性联轴器纠偏能力试验 | 第43-44页 |
·砝码加载机构 | 第44-45页 |
·砝码加载机构设计 | 第44-45页 |
·砝码摆动试验 | 第45页 |
·床身机座设计 | 第45-47页 |
·电气控制系统 | 第47-48页 |
·砝码加载机构控制模块 | 第47页 |
·平衡力臂机构控制模块 | 第47页 |
·移动平台控制模块 | 第47-48页 |
·设备状态监测和保护系统 | 第48页 |
·仪表数据读取、处理、报表与数据库系统 | 第48页 |
·PC 控制软件 | 第48-50页 |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数据结果验证 | 第51-56页 |
·验收方法的确定 | 第51页 |
·整机各技术参数的测量 | 第51-52页 |
·不确定度评价 | 第52-53页 |
·重复性测量 | 第53-54页 |
·稳定性测量 | 第54页 |
·比对试验 | 第54-55页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