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域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域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二) 域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本文理论目标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信访者权利滥用的界定 | 第16-33页 |
一、信访者权利滥用的概念 | 第16-23页 |
(一) 信访者权利的界定 | 第16-18页 |
(二) 权利滥用的涵义 | 第18-20页 |
(三) 信访者权利滥用的涵义 | 第20-23页 |
二、信访者权利滥用的表现 | 第23-29页 |
(一) 信访者权利滥用在实体上的表现 | 第23-24页 |
(二) 信访者权利滥用在程序上的表现 | 第24-29页 |
三、信访者权利滥用的危害 | 第29-33页 |
(一) 信访者生活受损,浪费信访资源 | 第30页 |
(二) 法律权威受损,破坏现代法治 | 第30-32页 |
(三) 政府权威受损,威胁社会稳定 | 第32-33页 |
第二章 我国规制信访者权利滥用的法制实证分析 | 第33-44页 |
一、我国信访制度的法律体系 | 第33-35页 |
(一) 宪法规定 | 第33页 |
(二) 法律规定 | 第33-34页 |
(三) 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的规定 | 第34-35页 |
(四) 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 第35页 |
二、我国规制信访者权利滥用的相关制度 | 第35-38页 |
(一) 信访程序性规定 | 第35-36页 |
(二) 信访内容客观性规定 | 第36-37页 |
(三) 信访秩序性规定 | 第37页 |
(四) 信访代表制度 | 第37-38页 |
三、我国规制信访者权利滥用存在的问题 | 第38-44页 |
(一) 受案范围界定不清 | 第38-39页 |
(二) 终结制度不完善 | 第39-40页 |
(三) 监督机制不完善,责任追究难以落实 | 第40-42页 |
(四) 归口管理原则不科学,公正原则制度缺失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信访者权利滥用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44-57页 |
一、加强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 | 第44-48页 |
(一) 加强信访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权利有限理念 | 第44-46页 |
(二) 正确定位信访功能地位,重塑信访救济功能有限的理念 | 第46-48页 |
(三) 教育公民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 第48页 |
二、完善信访体制机制 | 第48-54页 |
(一) 明确规定信访的受案范围 | 第48-50页 |
(二) 健全信访终结制度 | 第50-52页 |
(三) 全面落实信访督办功能,完善信访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四) 多角度提升信访公平公正公开程度 | 第53-54页 |
三、强化法律责任,依法追究信访者权利滥用行为 | 第54-57页 |
(一) 减少立法漏洞与追究违规执法责任 | 第55页 |
(二) 追究滥访者的责任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