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缺陷预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图形目录 | 第13-14页 |
表格目录 | 第14-15页 |
简略字表 | 第15-1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9页 |
·软件可靠性面临的挑战 | 第19-20页 |
·软件缺陷预测技术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4页 |
·软件缺陷预测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软件缺陷预测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22-23页 |
·软件缺陷预测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4-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26-27页 |
·论文结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软件缺陷预测相关技术 | 第29-50页 |
·预测模型的发展 | 第29-30页 |
·预测模型的特征属性 | 第30-32页 |
·软件缺陷预测的模型及相关算法 | 第32-47页 |
·基于监督学习的缺陷预测算法 | 第32-39页 |
·基于示例学习的预测模型 | 第33-34页 |
·基于决策树的预测模型 | 第34-36页 |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预测模型 | 第36-37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 | 第37-38页 |
·基于集成的预测模型 | 第38-39页 |
·基于无监督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及相关算法 | 第39-42页 |
·基于半监督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及相关算法 | 第42-43页 |
·基于回归模型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 第43-45页 |
·基于属性约简的缺陷预测方法 | 第45-47页 |
·预测模型的评估指标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基于迁移学习的软件缺陷预测 | 第50-72页 |
·迁移学习 | 第50-52页 |
·简述 | 第51-52页 |
·相关研究 | 第52页 |
·软件缺陷预测的迁移学习模型 | 第52-55页 |
·预测模型的适应性问题阐述 | 第52-53页 |
·软件缺陷预测的迁移学习模型 | 第53-55页 |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迁移学习算法 | 第55-60页 |
·NB 预测算法 | 第55-56页 |
·TNB 算法 | 第56-59页 |
·TNB 算法分析 | 第59-60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60-71页 |
·比较的算法 | 第60页 |
·数据集介绍 | 第60-61页 |
·性能评估参数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基于抽样与集成的半监督软件缺陷预测 | 第72-92页 |
·半监督软件缺陷预测 | 第72-78页 |
·半监督软件缺陷预测模型 | 第72-74页 |
·半监督学习概述 | 第74-77页 |
·半监督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77-78页 |
·基于抽样与集成的预测算法 | 第78-83页 |
·算法描述 | 第78-81页 |
·基础分类器 | 第81-82页 |
·算法分析 | 第82-83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83-91页 |
·数据集 | 第83页 |
·实验结果 | 第83-91页 |
·本章小节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基于主动学习的软件缺陷预测 | 第92-101页 |
·研究背景 | 第92-94页 |
·两阶段主动学习算法 | 第94-98页 |
·第一阶段获取代表性数据 | 第95-96页 |
·第二阶段获取关键信息数据 | 第96-98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基于核理论的软件缺陷预测 | 第101-117页 |
·缺陷预测中类不平衡问题 | 第101-103页 |
·类不平衡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02页 |
·解决类不平衡问题的方法 | 第102-103页 |
·核理论 | 第103-107页 |
·核理论简述 | 第104-107页 |
·基于核理论的属性约简方法 | 第107页 |
·基于非对称的核主成分分析分类算法 | 第107-115页 |
·线性映射与非线性映射 | 第107-108页 |
·核方法中类不平衡问题的影响分析 | 第108-113页 |
·非对称的核主成分分类算法 | 第113-115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115-116页 |
·性能评价的度量 | 第11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7-120页 |
·全文总结 | 第117-118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2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
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