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 中日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7-2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2页 |
·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出口竞争力理论的相关解释 | 第19-22页 |
·出口竞争力的涵义 | 第19-20页 |
·出口竞争力的指数解释 | 第20-22页 |
·与出口竞争力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 | 第22-25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2 中日中小企业出口现状比较 | 第25-35页 |
·中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介绍 | 第25-29页 |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 | 第25-27页 |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 | 第27-29页 |
·中日中小企业出口现状比较 | 第29-33页 |
·中国中小企业出口现状 | 第29-31页 |
·日本中小企业出口现状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3 中日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 第35-46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35-37页 |
·比较优势结果比较分析 | 第37-39页 |
·出口竞争力标准指数分析 | 第37-38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第38-39页 |
·竞争力优势结果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 第39-40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 第40-41页 |
·中日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差异的原因比较 | 第41-45页 |
·生产要素方面 | 第41-43页 |
·原材料供应情况比较 | 第41页 |
·科技创新研发水平比较 | 第41-42页 |
·融资、担保能力比较 | 第42-43页 |
·相关行业表现方面 | 第43-44页 |
·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 | 第43-44页 |
·产业政策结构和竞争环境方面 | 第44-45页 |
·产业政策商品结构比较 | 第44页 |
·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比较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 第46-51页 |
·生产要素层面 | 第46-47页 |
·抑制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 | 第46页 |
·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培育品牌效应,以技术优势扩大出口 | 第46页 |
·鼓励加大对中小企业出口的金融支持 | 第46-47页 |
·相关行业层面 | 第47-48页 |
·加强行业协会及服务组织的建设,以信息服务化推动出口 | 第47-48页 |
·产业政策和竞争环境层面 | 第48-49页 |
·优化产业结构,改革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 第48页 |
·加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 第48-49页 |
·政府层面 | 第49-51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出口营造一个良好法制环境 | 第49-50页 |
·加大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力度 | 第50-5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