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及其应用 | 第11-28页 |
第一节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在淡水生态中的应用 | 第11-16页 |
1 原核微生物 | 第12-16页 |
·浮游生物 | 第12-14页 |
·浮游细菌 | 第12-13页 |
·浮游藻类(蓝细菌的研究) | 第13页 |
·与浮游动物共生的微生物 | 第13-14页 |
·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 | 第14-15页 |
·生物膜 | 第15页 |
·肠道微生物 | 第15-16页 |
2 真核微型生物 | 第16页 |
3 展望 | 第16页 |
第二节 浮游动物相关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 浮游动物对相关细菌的作用 | 第17-20页 |
·浮游动物作为载体并散播细菌 | 第18页 |
·浮游动物为细菌提供一个庇护所 | 第18-19页 |
·浮游动物作为细菌反应堆 | 第19-20页 |
2 浮游动物残骸 | 第20页 |
3 浮游动物的肠道和粪便微生物 | 第20-22页 |
4 未来机遇和挑战 | 第22页 |
第三节 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1 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意义 | 第23页 |
2 鱼类肠道菌群的数量、组成及特性 | 第23-24页 |
3 鱼类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 第24-26页 |
·营养功能 | 第25页 |
·防御功能 | 第25-26页 |
·拮抗作用 | 第25页 |
·免疫作用 | 第25-26页 |
4 影响鱼肠道菌群组成与结构的因素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大型溞附着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和稳定性 | 第28-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设计 | 第29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9页 |
·浮游动物附着微生物总基因组的提取 | 第29页 |
·16S rDNA 的 PCR 扩增及克隆 | 第29-30页 |
·PCR-DGGE 及序列分析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太湖几种淡水鱼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比较 | 第35-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肠道微生物总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6页 |
·16S rDNA 的 PCR 扩增及克隆 | 第36页 |
·PCR-DGGE 及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鲢、鳙肠道菌群 16S rDNA 的 PCR-DGGE 指纹图谱分析、聚类分析及相似系数分析 | 第37-40页 |
·鲤鱼、鲫鱼和翘嘴红鲌肠道菌群 16S rDNA 的 PCR-DGGE 指纹图谱分析、聚类分析及相似系数分析 | 第40-42页 |
3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