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向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方向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1-12页 |
| 第2章 γ能谱测量的理论基础 | 第12-21页 |
| ·天然γ射线的来源 | 第12-14页 |
| ·γ射线的探测 | 第14-19页 |
| ·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 第14-17页 |
| ·γ射线探测器 | 第17-19页 |
| ·地面γ能谱测量原理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LaBr_3(Ce)γ能谱仪的组建与能谱测量 | 第21-29页 |
| ·LaBr_3(Ce)γ能谱仪的组建 | 第21-24页 |
| ·LaBr_3(Ce)γ能谱仪硬件组成 | 第21-23页 |
| ·LaBr_3(Ce)γ能谱仪测量软件设置 | 第23-24页 |
| ·LaBr_3能谱仪的能谱测量 | 第24-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γ能谱分析软件设计 | 第29-49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29-33页 |
| ·VC++ 6.0 开发环境 | 第29-31页 |
| ·Matlab 软件 | 第31页 |
| ·VC6.0 与 Matlab 混合编程 | 第31-33页 |
| ·γ能谱分析软件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 ·用户界面模块 | 第34-36页 |
| ·文件管理模块 | 第36-37页 |
| ·谱数据处理模块 | 第37-48页 |
| ·谱线绘图 | 第37-39页 |
| ·谱线光滑 | 第39-41页 |
| ·能量刻度 | 第41-42页 |
| ·寻峰及确定峰边界 | 第42-47页 |
| ·峰面积计算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U、Th、K 含量分析 | 第49-54页 |
| ·γ能谱仪的标定与 U、Th、K 含量计算 | 第49-50页 |
| ·LaBr_3能谱仪标定 | 第50-52页 |
| ·LaBr_3能谱仪含量分析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