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基本理论 | 第12-19页 |
(一)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概述 | 第12-14页 |
1.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3页 |
2.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与民事执行异议的区别 | 第13-14页 |
(二)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 | 第14-16页 |
1. 给付之诉说 | 第14页 |
2. 确认之诉说 | 第14-15页 |
3. 形成之诉说 | 第15页 |
4. 救济之诉说 | 第15页 |
5. 评析 | 第15-16页 |
(三)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类型 | 第16-19页 |
1. 案外人异议之诉 | 第17页 |
2. 债务人异议之诉 | 第17-19页 |
二、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定 | 第19-26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对执行救济方法的相关规定 | 第19-20页 |
1. 英国的执行救济方法 | 第19-20页 |
2. 美国的执行救济方法 | 第20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关于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定 | 第20-22页 |
1. 德国对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定 | 第20-21页 |
2. 我国台湾地区对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定 | 第21-22页 |
(三) 日本对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定 | 第22-23页 |
1. 第三人异议之诉 | 第23页 |
2. 债务人异议之诉 | 第23页 |
(四) 小结 | 第23-26页 |
1. 对英美法系执行救济方法的评析 | 第23-24页 |
2. 对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执行异议之诉规定的认识 | 第24-26页 |
三、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一) 我国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现状 | 第26-28页 |
1. 案外人异议之诉基本确立 | 第26页 |
2. 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缺陷 | 第26-28页 |
(二) 我国缺失债务人异议之诉 | 第28-30页 |
1. 缺失债务人异议之诉的原因 | 第28页 |
2. 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四、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完善建议 | 第30-34页 |
(一) 对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完善 | 第30-32页 |
1. 明确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原告 | 第30-31页 |
2. 明确提起异议之诉的期限 | 第31页 |
3. 明确裁判机构 | 第31-32页 |
4. 取消异议之诉的前置程序 | 第32页 |
5. 设立对恶意诉讼的惩罚机制 | 第32页 |
(二) 增设债务人异议之诉 | 第32-34页 |
1. 债务人异议之诉的当事人 | 第32-33页 |
2. 债务人异议之诉提起的事由 | 第33页 |
3. 债务人异议之诉提起的时限 | 第33页 |
4. 债务人异议之诉的管辖法院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