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

南极中山站潮间带沉积物中两株细菌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縮略词表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第13-31页
   ·研究背景第13-22页
     ·南极微生物资源概况第13-14页
     ·微生物分类学第14-16页
     ·细菌的新种鉴定第16-21页
     ·细菌新种命名原则第21页
     ·部分国际知名菌种保藏中心第21-22页
   ·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的研究概况第22-28页
     ·Marinobacter属概述第22-23页
     ·Marinobacter菌株分布第23-24页
     ·Marinobacter菌株底物利用第24-26页
     ·Marinobacter菌株铁载体分泌研究第26页
     ·Marinobacter菌株分泌的酶类第26-27页
     ·Marinobacter菌株与其他生物的共生第27-28页
   ·假红杆菌属(Pseudorhodobacter)的研究现状第28页
   ·立题依据第28-31页
第二章 菌株ZS2-30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31-57页
   ·材料和方法第31-48页
     ·实验材料第31-34页
     ·实验方法第34-48页
   ·实验结果第48-55页
     ·形态特征第48页
     ·生理特征第48-49页
     ·细胞化学特征第49-53页
     ·分子遗传学特征第53-55页
   ·讨论第55-57页
第三章 菌株ZS3-33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57-69页
   ·材料和方法第57页
     ·实验菌株第57页
     ·其他实验材料第57页
   ·实验结果第57-66页
     ·形态特征第57页
     ·生理特征第57-59页
     ·细胞化学特征第59-63页
     ·分子遗传学特征第63-66页
   ·讨论第66-69页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件第86-13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替沙星—稀土铽配合物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两亲分子对CBH1结构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