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大片审美特征研究(2008-2018)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论文创新点 | 第18页 |
1.3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1.4.1 审美特征 | 第19-21页 |
第2章 中国主流大片涵义及创作语境的多重性 | 第21-36页 |
2.1 从主旋律电影到主流大片 | 第21-27页 |
2.1.1 主旋律电影的涵义 | 第21-23页 |
2.1.2 主流大片的涵义 | 第23-25页 |
2.1.3 主流大片之于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 第25-27页 |
2.2 近十年中国主流大片的创作语境 | 第27-31页 |
2.2.1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社会语境 | 第28-29页 |
2.2.2 推进国产电影发展的文化语境 | 第29-30页 |
2.2.3 电影传播与营销改变的新媒体语境 | 第30-31页 |
2.3 中国主流大片的创作现状 | 第31-36页 |
2.3.1 资金投入与创作数量增加 | 第31-33页 |
2.3.2 创作质量与影响力提升 | 第33-36页 |
第3章 中国主流大片主题审美特征 | 第36-46页 |
3.1 主流大片中的社会主题审美 | 第36-39页 |
3.1.1 集体主义的礼赞 | 第36-37页 |
3.1.2 社会进步成为个人行动的动力 | 第37-39页 |
3.2 主流大片中的人性主题审美 | 第39-42页 |
3.2.1 英雄主义的讴歌 | 第39-41页 |
3.2.2 人性主题对于意识形态的修饰 | 第41-42页 |
3.3 主流大片中的文化主题审美 | 第42-46页 |
3.3.1 追求共通价值观念表达 | 第42-44页 |
3.3.2 文化环境创造个性化人物 | 第44-46页 |
第4章 中国主流大片视听语言审美特征 | 第46-52页 |
4.1 主流大片的画面审美特征 | 第46-49页 |
4.1.1 景别——突出主体 | 第46-47页 |
4.1.2 色彩——表达主题 | 第47-48页 |
4.1.3 光线——营造氛围 | 第48-49页 |
4.2 主流大片的声音审美特征 | 第49-52页 |
4.2.1 人声——展现故事情节 | 第49-50页 |
4.2.2 音乐——增强艺术效果 | 第50-52页 |
第5章 中国主流大片叙事审美特征 | 第52-63页 |
5.1 中国主流大片的叙事风格 | 第52-53页 |
5.1.1 碎片化叙事 | 第52-53页 |
5.1.2 传奇化叙事 | 第53页 |
5.2 中国主流大片的大众化表达 | 第53-57页 |
5.2.1 个体与革命和解的可能 | 第54-56页 |
5.2.2 个人与信仰关系的重建 | 第56-57页 |
5.3 中国主流大片的娱乐化表达 | 第57-63页 |
5.3.1 奇观影像增强叙事效果 | 第57-59页 |
5.3.2 明星化扩大受众范围 | 第59-60页 |
5.3.3 类型化建构扩大影响力 | 第60-61页 |
5.3.4 设置悬念增强可看性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表1 | 第68-71页 |
附表2 | 第71-72页 |
附表3 | 第72-76页 |
附录A 在校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