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论文

《吕氏春秋》的史学理论成就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9-18页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1-16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6-17页
 (四)可能创新之处第17-18页
一、《吕氏春秋》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第18-26页
 (一)《吕氏春秋》的历史意识第18-22页
 (二)《吕氏春秋》的史学意识第22-26页
二、《吕氏春秋》的编纂思想和原则第26-35页
 (一)编纂目的和思想第26-27页
 (二)编纂原则第27-28页
 (三)编纂体裁和体例第28-35页
三、《吕氏春秋》的采撰特点和价值第35-43页
 (一)采撰特点第35-37页
 (二)采撰价值第37-38页
 (三)对历史知识的运用第38-43页
四、《吕氏春秋》的史文表述风格第43-48页
 (一)史文表述风格第43-46页
 (二)后人评价第46-48页
结语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54页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官员“辞官”研究--以台谏官员和外交使节为对象
下一篇:20世纪30年代国货年运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