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采充填矸石压缩特性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充填开采及矸石压缩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矸石充填巷式开采的基本思路 | 第15-16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充填矸石压缩试验设计 | 第18-25页 |
| ·试验设备 | 第18-19页 |
| ·矸石最大粒径的确定 | 第19页 |
| ·矸石的筛选 | 第19-20页 |
| ·矸石级配设计 | 第20-22页 |
| ·单粒径矸石 | 第20页 |
| ·不连续级配矸石 | 第20-21页 |
| ·连续级配矸石 | 第21-22页 |
| ·侧压的测定 | 第22-24页 |
| ·数据的采集 | 第22页 |
| ·侧压的计算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矸石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46页 |
| ·矸石压缩曲线分析 | 第25-31页 |
| ·不同级配矸石的压缩曲线 | 第25-29页 |
| ·不同级配矸石压缩曲线的综合比较 | 第29-31页 |
| ·压缩率与轴压的相关性分析 | 第31-35页 |
| ·不连续级配矸石压缩曲线关系式 | 第31-33页 |
| ·连续级配矸石压缩曲线关系式 | 第33-35页 |
| ·矸石侧压曲线分析 | 第35-41页 |
| ·不同级配矸石的侧压曲线 | 第35-39页 |
| ·不同级配矸石侧压曲线的综合比较 | 第39-41页 |
| ·轴压与侧压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5页 |
| ·不连续级配矸石侧压曲线关系式 | 第41-43页 |
| ·连续级配矸石侧压曲线关系式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矸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 | 第46-58页 |
| ·不同级配矸石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46-49页 |
| ·压缩率与应力差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4页 |
| ·不连续级配矸石压缩率与应力差的关系式 | 第49-52页 |
| ·连续级配矸石压缩率与应力差的关系式 | 第52-54页 |
| ·矸石压缩变形参数的求解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巷式充填开采顶板变形力学模型及其数值模拟 | 第58-83页 |
| ·充填前煤柱受力分析 | 第58-60页 |
| ·巷式充填开采后顶板变形分析 | 第60-62页 |
| ·巷式充填开采的工程背景 | 第62-63页 |
| ·试验开采区简介 | 第62-63页 |
| ·煤层顶底板情况 | 第63页 |
|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第63-67页 |
| ·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 第63-64页 |
| ·模型建立 | 第64-66页 |
| ·边界条件 | 第66页 |
| ·充填巷道布设 | 第66-67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7-82页 |
| ·岩(煤)层竖向位移分析 | 第67-68页 |
| ·煤层顶板竖向位移分析 | 第68-71页 |
| ·岩(煤)层竖向应力分析 | 第71-74页 |
| ·煤柱竖向应力分析 | 第74-80页 |
| ·地表沉降分析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作者简历 | 第88-8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