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跨国流动群体的整体性适应--望京韩国流动群体的特征及类型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9-10页
 第二节 文献回顾第10-17页
  一、国内外学术界的跨国流动研究第10-15页
  二、国内针对在中韩国人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第三节 研究主题第17页
 第四节 核心概念第17-20页
  一、跨国流动群体的定义第17-18页
  二、跨国主义与全球化第18页
  三、群体与社会第18-19页
  四、类型化——嫁接概念的引入第19-20页
 第五节 叙述逻辑框架第20-21页
 第六节 调查点及研究方法第21-23页
  一、调查点介绍第21-22页
  二、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二章 跨国流动背景及过程第23-30页
 第一节 跨国流动背景第23-26页
  一、中韩两国的历史邦交第23页
  二、当代中韩两国的外交及经济交流第23-25页
  三、全球化时代的跨国流动背景第25-26页
 第二节 望京韩国人聚居过程第26-30页
  一、建交初的韩国跨国流动到"发现"望京第26-27页
  二、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第27-28页
  三、逐渐稳定的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第28-30页
第三章 望京韩国跨国流动行为与互动第30-48页
 第一节 群体特征第30-39页
  一、群体概况第30-34页
  二、不同的跨国流动群体类型第34-39页
 第二节 跨国流动群体的适应状况第39-45页
  一、语言与适应第40-41页
  二、收入满意度与韩国人的"圈子"第41-42页
  三、在京生活满意度第42-43页
  四、在京遇到的生活困难及阻碍适应的因素第43-45页
 第三节 群体内的互动与组织网络第45-48页
  一、缘分主义第45页
  二、社团第45-47页
  三、宗教第47-48页
第四章 跨国流动群体整体性分析第48-59页
 第一节 群体之间第48-52页
  一、中国朝鲜族与韩国跨国流动群体第48-50页
  二、当地居民与韩国跨国流动群体第50-51页
  三、外来务工人员与韩国跨国流动群体第51-52页
 第二节 整体性分析第52-59页
  一、跨国流动群体的经济模式第53-56页
  二、全球性的跨国联系第56-57页
  三、嫁接模式第57-59页
第五章 趋势预测与总结第59-62页
 第一节 望京韩国跨国流动群体展望第59-60页
 第二节 总结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案例研究
下一篇:信仰的意义--河北豆村庙会的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