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博弈分析的供应链协调激励机制及外包策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2页
   ·问题的提出第16-18页
     ·供应链与供应链协调第16-17页
     ·闭环供应链的提出第17-18页
   ·选题意义第18-19页
     ·理论意义第18页
     ·现实意义第18-19页
   ·供应链的研究现状第19-27页
     ·供应链设计第19页
     ·供应链模型第19-20页
     ·供应链优化第20页
     ·供应链协调第20-22页
     ·供应链绩效评价第22-24页
     ·供应链风险管理第24-25页
     ·供应链业务外包第25-26页
     ·供应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第26-27页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7-30页
     ·研究思路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组织结构第29-30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30-32页
     ·研究方法第30页
     ·创新点第30-32页
第二章 供应链协调与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第32-44页
   ·供应链协调的概念第33-34页
   ·供应链协调的研究对象第34-39页
     ·传统供应链第34-35页
     ·逆向供应链第35-37页
     ·闭环供应链第37-38页
     ·绿色供应链第38-39页
   ·供应链协调问题分析第39-40页
   ·供应链失调原因分析第40-41页
     ·目标冲突引起的供应链失调第40页
     ·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供应链失调第40-41页
   ·供应链激励机制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两级供应链的协调策略选择研究第44-54页
   ·模型说明第45页
   ·非合作博弈模型第45-46页
   ·合作模型第46-47页
   ·协调机制第47-49页
     ·基于shapley 值法的协调策略第47-48页
     ·基于等利润增长率的协调策略第48页
     ·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协调策略第48-49页
   ·结论及拓展第49-52页
   ·数值算例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三级供应链中制造商主导的协调策略研究第54-76页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三级正向供应链定价与协调机制研究第55-62页
     ·模型说明第55-56页
     ·非合作动态博弈模型第56-57页
     ·合作模型第57-58页
     ·NASH 谈判模型在系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第58-60页
     ·数值分析第60-62页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三级闭环供应链定价及协调策略第62-67页
     ·模型说明第62-63页
     ·非合作动态博弈及求解第63-64页
     ·合作模型第64-66页
     ·协调机制第66页
     ·数值分析第66-67页
   ·三级闭环供应链综合收益协调策略研究第67-76页
     ·模型说明第67-68页
     ·非合作博弈决策第68-69页
     ·合作定价决策第69-71页
     ·基于TOPSIS 法的综合收益协调策略第71-73页
     ·综合协调策略的推广第73页
     ·数值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三级闭环供应链的外包及回收策略研究第76-97页
   ·制造商主导下的闭环供应链外包策略分析第76-86页
     ·模型说明第77-78页
     ·非合作博弈下的正向物流外包策略第78-81页
     ·非合作博弈下的逆向物流外包策略第81-82页
     ·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决策的比较第82-84页
     ·数值分析第84-86页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外包及回收策略第86-97页
     ·模型符号第86页
     ·问题假设第86-88页
     ·不同物流状态下RT-CLSC 非合作博弈第88-90页
     ·不同物流状态下MT-CLSC 非合作动态博弈第90-91页
     ·MT-CLSC 模式与RT-CLSC 模式的比较分析第91-92页
     ·数值分析第92-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第三方物流激励机制研究第97-115页
   ·基于外包方综合投入水平的TPL 激励机制研究第98-103页
     ·问题的提出第98页
     ·模型假设及求解第98-101页
     ·结果分析第101-103页
   ·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的第三方物流激励机制比较分析第103-115页
     ·基本假设第104页
     ·外包方和TPL 服务提供商都是风险中性的委托-代理模型第104-105页
     ·外包方是风险中性的,TPL 服务提供商是风险规避的委托-代理模型第105-107页
     ·外包方是风险规避的,TPL 服务提供商是风险中性的委托-代理模型第107页
     ·外包方和TPL 服务提供商都是风险规避的委托-代理模型第107-108页
     ·不同模型之间的对比分析第108-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5-118页
   ·总结第115-116页
     ·本文的研究成果第115-116页
     ·本文的局限性第116页
   ·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政治采访中闪避回答的顺应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社会主义宗教和谐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