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7页 |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湿地及城市生态湿地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3-14页 |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体系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框架体系 | 第15-16页 |
·本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湿地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规划建设相关问题 | 第22-41页 |
·城市湿地规划建设相关理论支撑 | 第22-26页 |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第22页 |
·“反规划”理论 | 第22-24页 |
·旅游管理学理论 | 第24-25页 |
·社区参与理论 | 第25-26页 |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规划建设的一般原则 | 第26-28页 |
·河流功能性原则 | 第26页 |
·乡土(独特性)原则 | 第26-27页 |
·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 | 第27页 |
·适度开发、分区管理原则 | 第27页 |
·经济、高效、便捷、安全原则 | 第27-28页 |
·远近期相结合原则 | 第28页 |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规划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第28-31页 |
·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经济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 第31页 |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详细规划设计 | 第31-38页 |
·分区规划 | 第31-32页 |
·河流规划设计 | 第32-34页 |
·景观规划设计 | 第34-37页 |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 第37-38页 |
·城市河流生态湿地规划建设一般程序探讨 | 第38-41页 |
·明确设计要求,形成设计任务书 | 第38页 |
·确定设计内容,完成场地评估 | 第38页 |
·进行相关资料收集,确定规划区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完成场地具体资料收集,完成总体规划 | 第39页 |
·依据总体规划,完成详细规划 | 第39页 |
·进行资金估算,完成项目施工图样 | 第39页 |
·场地准备与项目施工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解决 | 第39-40页 |
·项目建成后的规划区后期运营管理与维护 | 第40页 |
·河流生态湿地的后期评价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实例分析—山东省潍坊市浞河五行风情文化带规划设计 | 第41-53页 |
·潍坊市浞河五行风情文化带项目简介 | 第41-47页 |
·规划背景 | 第41页 |
·规划区概况 | 第41-43页 |
·现状分析 | 第43-45页 |
·规划原则、理念、构思及目标 | 第45-47页 |
·实例分析—五行风情文化带详细规划设计 | 第47-53页 |
·分区规划设计 | 第47-50页 |
·浞河河流规划设计 | 第50-51页 |
·景观植物规划设计 | 第51-52页 |
·园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总结现有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补充相关规划原则 | 第53页 |
·景观规划、生态建设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 第53-54页 |
·探讨并总结城市河流生态湿地规划建设一般程序 | 第54页 |
·理论(一般规划)与实践(项目实际)结合起来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