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有关港口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学者对港口发展的研究 | 第10页 |
·国内学者对港口发展的研究 | 第10-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第2章 港口的功能定位及作用 | 第15-21页 |
·港口的概念及构成 | 第15页 |
·港口的功能定位 | 第15-17页 |
·运输、中转功能 | 第16页 |
·服务功能 | 第16页 |
·工业功能 | 第16页 |
·贸易功能 | 第16-17页 |
·国防军事功能 | 第17页 |
·港口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 第17-18页 |
·锦州港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锦州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44页 |
·锦州港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33页 |
·锦州港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1-25页 |
·锦州港发展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 | 第25-32页 |
·锦州港外部环境分析的综合评价 | 第32-33页 |
·锦州港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33-42页 |
·锦州港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第33-34页 |
·锦州港腹地经济及货源 | 第34-36页 |
·锦州港基础设施 | 第36-37页 |
·锦州港集疏运状况 | 第37-38页 |
·锦州港经营管理体制 | 第38-39页 |
·锦州港资本运营状况 | 第39-40页 |
·锦州港人力资源状况 | 第40-41页 |
·锦州港技术创新及节能环保工作 | 第41页 |
·锦州港内部环境分析的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锦州港吞吐量预测 | 第44-58页 |
·国内外常用的吞吐量预测方法 | 第44-45页 |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第45-49页 |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灰色理论GM(1,1)模型 | 第46-49页 |
·锦州港吞吐量预测 | 第49-57页 |
·全港货物吞吐量预测 | 第49-53页 |
·锦州港煤炭吞吐量预测 | 第53-54页 |
·锦州港油品吞吐量预测 | 第54-55页 |
·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锦州港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8-63页 |
·锦州港主要货种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8-60页 |
·煤炭运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8-59页 |
·油品运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9页 |
·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9-60页 |
·锦州港综合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60-62页 |
·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 第60-61页 |
·财务管理对策 | 第61页 |
·生态港建设对策 | 第61页 |
·口岸通关对策 | 第61-62页 |
·货源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