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3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7-8页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第8-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8-11页
   ·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11-13页
     ·研究的思路第11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1-13页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涵义及内容要求第13-16页
   ·社会责任感的涵义第13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第13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容分类第13-16页
     ·国家责任感第13-14页
     ·集体责任感第14页
     ·家庭责任感第14-15页
     ·生态责任感第15页
     ·他人责任感第15-16页
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概述第16-21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时代背景第16-18页
     ·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第16-17页
     ·当代社会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第17-18页
     ·当代社会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第18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依据第18-21页
     ·责任来源的伦理学分析第18-19页
     ·责任与自由的哲学分析第19页
     ·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学分析第19-21页
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1-29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第21-24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第21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及其表现第21-24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第24-29页
     ·多元的社会环境是外部因素第24-25页
     ·教育偏差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直接原因第25-27页
     ·大学生的个体特点是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内部原因第27-29页
5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第29-34页
   ·营造社会良好的育人环境第29-30页
     ·健康、公正的社会环境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前提第29页
     ·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第29-30页
     ·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直接条件第30页
   ·发挥学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第30-33页
     ·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第30-31页
     ·深化全球理念和生态文明教育,树立大学生的全球责任感第31-32页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唤醒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第32页
     ·对大学生进行自律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第32-33页
   ·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功能,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知行统一第33-34页
6 结语第34-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第37-38页
附录第3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港集装箱运输网络优化与箱量提升策略研究
下一篇:烟台港集疏运拖车网络车辆调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