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1 前言 | 第15-31页 |
·J 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病原特性与分子病毒学 | 第16-22页 |
·ALV-J 的致病性和致瘤机理 | 第22-24页 |
·ALV-J 的致病性 | 第22页 |
·ALV-J 的致瘤机理 | 第22-24页 |
·肿瘤相关基因 | 第24-30页 |
·癌基因 | 第24-25页 |
·癌基因 c-myc 和 c-myb | 第25-26页 |
·抑癌基因 | 第26页 |
·抑癌基因 p53、 p16、p27 | 第26-28页 |
·凋亡基因 Bcl-2 | 第28-29页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 | 第29-3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2 ALV-J 蛋鸡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 第31-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7页 |
·材料 | 第31-33页 |
·方法 | 第33-37页 |
·结果 | 第37-54页 |
·病鸡病理学变化 | 第37-39页 |
·ELISA 检测结果 | 第39页 |
·特异性 PCR 检测 | 第39-40页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第40页 |
·ALV-J hn10py01 和 sd10xt03 株病毒 TCID50的测定 | 第40页 |
·分离株前病毒 cDNA 的全基因组 PCR 扩增 | 第40-41页 |
·分离株前病毒 cDNA 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 第41-42页 |
·分离株 hn10py01 和 sd10xt03 株 ALV-J 结构基因与 ALV-J 参考毒株同源性比较 | 第42-45页 |
·分离株 hn10py01 和 sd10xt03 gp85 基因序列分析比较 | 第45-47页 |
·分离株 hn10py01 和 sd10xt03 gp37 基因序列分析比较 | 第47页 |
·分离株 hn10py01 和 sd10xt03 株 ALV-J LTR 序列比较 | 第47-49页 |
·分离株 hn10py01 和 sd10xt03 株 ALV-J 5’UTR 序列比较 | 第49页 |
·分离株 hn10py01 和 sd10xt03 株 ALV-J 3’UTR 序列比较 | 第49-50页 |
·SPF 鸡感染组病毒血症的动态 | 第50页 |
·SPF 鸡感染组泄殖腔棉拭子 p27 检测情况 | 第50-51页 |
·SPF 鸡感染组 ALV-J 抗体产生情况 | 第51-52页 |
·SPF 鸡感染组产蛋后蛋清中 p27 抗原及卵黄 ALV-J 抗体的检测 | 第52页 |
·SPF 鸡感染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观察 | 第52-53页 |
·SPF 鸡感染组病理组织学观察和肿瘤发生率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61页 |
·ALV-J 蛋鸡分离株(hn10py01 和 sd10xt03 株)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54-57页 |
·ALV-J 蛋鸡分离株(hn10py01 株)致病性特征 | 第57-61页 |
3 ALV-J 感染鸡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 第61-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5页 |
·材料 | 第61-62页 |
·方法 | 第62-65页 |
·结果 | 第65-74页 |
·Real-time RT-PCR 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65-66页 |
·Real-time RT-PCR 反应条件的确定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66-67页 |
·敏感性 | 第67-68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68-69页 |
·利用 Real-time RT-PCR 检测 ALV-J 感染时肿瘤相关基因表达 | 第69-74页 |
·讨论 | 第74-78页 |
4 ALV-J 感染鸡突变型 p53 检测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78-9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6页 |
·材料 | 第78-79页 |
·方法 | 第79-86页 |
·结果 | 第86-93页 |
·ALV-J 感染鸡 p53 基因变异 | 第86-88页 |
·突变型 p53 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第88页 |
·野生型和突变型 p53 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表达 | 第88-93页 |
·讨论 | 第93-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或起草)论文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