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5页 |
1. 文昌鱼 | 第15-26页 |
·文昌鱼的命名与分类 | 第15-16页 |
·文昌鱼的种类与分布 | 第16页 |
·文昌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 第16-19页 |
·文昌鱼的生物学意义 | 第19-21页 |
·文昌鱼与脊椎动物组织器官同源性的比较研究 | 第21-26页 |
2. 斑马鱼 | 第26-27页 |
3. 甲状腺激素(THs) | 第27-31页 |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 第27-28页 |
·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 | 第28页 |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 第28-30页 |
·甲状腺-肝脏轴 | 第30-31页 |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 第31-34页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概述 | 第31-32页 |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生长因子(IGF)的起源和进化 | 第32-34页 |
5.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背景 | 第34-35页 |
6. 内参基因的研究概况 | 第35-40页 |
·荧光定量 PCR | 第35-36页 |
·内参基因的选择 | 第36-40页 |
7. 数据分析软件 | 第40-41页 |
·GeNorm 程序 | 第41页 |
·NormFinder 程序 | 第41页 |
8.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41-45页 |
·研究目的 | 第41-43页 |
·技术路线 | 第43-45页 |
第二章 文昌鱼中存在类脊椎动物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通路的证明 | 第45-68页 |
1 前言 | 第45-4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6-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化学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56页 |
·总 RNA 的制备及 cDNA 的获得 | 第47-50页 |
·Real-time PCR 检测 IGF-I/IGFl 在 T3刺激下的浓度依赖性实验的表达情况 | 第50-53页 |
·Real-time PCR 检测 IGF-I/IGFl 受 T3刺激的时间依赖性实验的表达情况 | 第53-54页 |
·T3对 IGF-I/IGFl 基因表达的特异性调节 | 第54-55页 |
·体内实验 | 第55-56页 |
3 结果 | 第56-66页 |
·文昌鱼肝盲囊及斑马鱼肝脏总 RNA 的提取 | 第56-57页 |
·cDNA 的获得及质量检测 | 第57页 |
·引物特异性和扩增效率检测 | 第57-59页 |
·Real-time PCR 检测斑马鱼 IGF-I、文昌鱼 IGF-like 的表达 | 第59-66页 |
4 讨论 | 第66-68页 |
第三章 文昌鱼内参基因的研究 | 第68-93页 |
1 前言 | 第68-6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9-78页 |
·实验材料 | 第69-70页 |
·实验动物 | 第69页 |
·化学试剂 | 第69页 |
·实验仪器 | 第69-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8页 |
·总 RNA 的制备及 cDNA 的获得 | 第70-73页 |
·检测 ACTB、GAPDH、18S 和 EF1α在正常个体各组织中的稳定性 | 第73-76页 |
·检测 ACTB、GAPDH、18S 和 EF1α在 LPS 和 LTA 处理后的稳定性 | 第76-77页 |
·使用 EF1α标准化校正 g 型溶菌酶基因表达 | 第77-78页 |
3 结果 | 第78-89页 |
·文昌鱼样本总 RNA 的提取 | 第78页 |
·cDNA 的获得及质量检测 | 第78-79页 |
·引物特异性和扩增效率检测 | 第79-81页 |
·ACTB、GAPDH、18S 和 EF1α的稳定性检测 | 第81-88页 |
·g 型溶菌酶基因使用 EF1α基因标定后的表达 | 第88-89页 |
4 讨论 | 第89-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作者简历 | 第11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