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具有蜜罐诱捕功能的联动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本文所做工作第13-14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入侵检测及蜜罐诱捕相关技术分析第15-27页
   ·入侵检测系统第15-19页
     ·公共入侵检测框架及P2DR 模型第16-17页
     ·入侵检测发展历程第17-19页
   ·入侵检测技术分析第19-20页
   ·蜜罐诱捕技术分析第20-25页
     ·蜜罐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蜜罐的分类第22-23页
     ·蜜罐的作用和意义第23-25页
   ·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联动技术第25-27页
第三章 系统总体分析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第27-40页
   ·蜜罐诱捕-联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系统分析第27页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与架构设计第27-29页
   ·系统运行总体流程第29-30页
   ·LINUX 防火墙NETFILTER/IPTABLES 分析第30-33页
   ·NETLINK 通信与LIBIPQ 数据采集技术分析第33-34页
   ·LIBPCAP 与LIBNET 技术分析第34-36页
   ·入侵检测的模式匹配第36-40页
     ·有限状态机第37-38页
     ·Aho-Corasick 多模式匹配算法第38-40页
第四章 蜜罐诱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0-46页
   ·蜜罐诱捕模块的分析第40页
   ·蜜罐诱捕模块的总体设计第40-41页
   ·服务器WRAPPER 的设计第41-42页
   ·诱捕处理逻辑设计第42-45页
   ·诱捕服务的模拟第45-46页
第五章 联动入侵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6-64页
   ·联动入侵检测模块的分析与架构设计第46-47页
   ·模块主体运行流程与初始化第47-48页
   ·包内容检测引擎的创建第48-49页
   ·检测规则第49-52页
     ·Snort 规则分析第49-51页
     ·规则的导入第51-52页
   ·包解析流程与包数据的检测第52-54页
   ·联动组件的设计与实现第54-56页
   ·基于AC 状态机的多模式匹配算法的设计实现第56-59页
   ·ARP 欺骗预检测组件的设计与实现第59-62页
     ·检测原理第59页
     ·数据结构的设计第59-60页
     ·检测算法第60-62页
   ·端口扫描预检测组件的设计与实现第62-64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第64-75页
   ·测试目标第64页
   ·测试环境的建立第64-65页
   ·测试协议解析与模式匹配的入侵第65-67页
     ·测试目的第65页
     ·测试步骤第65-66页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66-67页
   ·测试ARP 欺骗预检测组件第67-69页
     ·测试目的第67页
     ·测试步骤第67-68页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68-69页
   ·测试端口扫描预检测组件第69-71页
     ·测试目的第69页
     ·测试步骤第69-70页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0-71页
   ·测试联动响应组件第71-72页
     ·测试目的第71页
     ·测试步骤第71-72页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2页
   ·测试蜜罐诱捕模块第72-75页
     ·测试目的第72页
     ·测试步骤第72-73页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3-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总结第75页
   ·展望第75-77页
附录 1 重要结构体第77-78页
附录 2 配置文件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详细摘要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CSP的在线证书状态验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信息搜集与内容分析的互联网不良信息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