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前言 | 第7-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心理健康和体育选项课的界定 | 第10-11页 | 
| ·心理健康的界定 | 第10页 | 
| ·体育选项课的界定 | 第10页 | 
| ·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 | 第10-11页 | 
| ·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 | 第11-12页 | 
| ·心理学理论假设 | 第11页 | 
| ·认知行为假设 | 第11页 | 
| ·分散注意力假说 | 第11页 | 
| ·生物学理论假说 | 第11-12页 | 
| ·体温变化假说 | 第11页 | 
| ·内啡肽假说 | 第11页 | 
| ·心血管功能改善假说 | 第11-12页 | 
|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第12-15页 |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实验设计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第15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5-24页 | 
| ·体育选项课与体育普修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15-18页 | 
| ·实验后对照班学生的心境状态和心理健康(MHT)各维度的变化 | 第15-16页 | 
| ·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心境状态的变化 | 第16-17页 | 
| ·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MHT)各维度的变化 | 第17-18页 | 
| ·球类、艺体类选项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18-22页 | 
| ·教学实验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MHT)各维度的变化 | 第18-20页 | 
| ·比较实验前后学生的心境状态的差异 | 第20-22页 | 
| ·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22-24页 | 
| ·武术选项课教学实验后两班学生心理健康(MHT)差异比较 | 第22-23页 | 
| ·比较教学实验后两班学生心境量表得分结果 | 第23-24页 | 
| 4. 结论 | 第24-25页 | 
| ·体育选项课教学优于体育普修课教学 | 第24页 | 
| ·球类、艺体类选项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影响不同 | 第24页 | 
| ·武术选项课教学中有效实施心理干预能较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第24-25页 | 
| 5. 建议 | 第25-26页 | 
| ·重视体育教学的健心效能 | 第25页 | 
| ·选项课教学要控制运动量 | 第25页 | 
| ·应因材施教,设计不同教学方法 | 第25页 | 
| ·科学引导学生选择体育选项课 | 第25页 | 
| ·加大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 第25页 | 
|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附录一 | 第29-31页 | 
| 附录二 | 第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