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南宋司法检验制度研究--以宋慈《洗冤集录》为中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7-11页
 一、《洗冤集录》的研究现状第7-9页
  (一) 近代以前《洗冤集录》的研究状况第7-8页
  (二) 近代以来《洗冤集录》的研究概述第8-9页
  (三) 《洗冤集录》在海外的影响与研究第9页
 二、《洗冤集录》的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 《洗冤集录》的理论意义第9页
  (二) 《洗冤集录》与南宋的司法实践第9-10页
  (三) 《洗冤集录》与南宋的司法思想第10页
  (四) 《洗冤集录》与近现代中国的司法文化第10-11页
第一章 《洗冤集录》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1-26页
 一、南宋司法检验的指导思想第11-14页
  (一) 审慎狱事第11-12页
  (二) 维护宗法等级原则第12-13页
  (三) 注重检验人员的责任第13-14页
  (四) 注重司法检验过程的客观性第14页
 二、南宋司法检验的制度源流第14-20页
  (一) 南宋继承了唐代的检验制度第15-18页
  (二) 南宋对唐代司法检验制度的发展第18-20页
 三、宋慈的思想基础与实践经历第20-26页
  (一) 宋慈的学术经历第20-21页
  (二) 宋慈的司法实践第21-23页
  (三) 宋慈与宋代的学术思想第23-26页
第二章 《洗冤集录》与南宋司法检验制度第26-64页
 一、《洗冤集录》的基本结构第26页
 二、司法检验的总体原则第26-36页
  (一) 恤民原则第26-27页
  (二) 慎断原则第27-28页
  (三) 及时原则第28-30页
  (四) 严明原则第30-31页
  (五) 亲验原则第31-32页
  (六) 证据原则第32-34页
  (七) 回避原则第34-35页
  (八) 缜密原则第35-36页
 三、司法检验的法定主体第36-44页
  (一) 司法检验的主体分类第36-37页
  (二) 文官总领第37-39页
  (三) 仵作验尸第39-41页
  (四) 胥吏记载第41-44页
 四、司法检验的一般程序第44-57页
  (一) 总体程序第44-47页
  (二) 具体程序第47-48页
  (三) 程序的实现第48-57页
 五、司法检验的技术规定第57-64页
  (一) 南宋司法检验的基本技术第57-58页
  (二) 宋代的技术文化与司法检验技术的细化第58-64页
第三章 《洗冤集录》与后世司法检验制度第64-81页
 一、法医学著述的性质变化第64-66页
  (一) 《洗冤集录》的性质问题第64-65页
  (二) 《洗冤集录》后法医学著作的法律地位第65-66页
 二、司法检验原则的发展第66-70页
  (一) 及时原则第66-68页
  (二) 严明原则第68-69页
  (三) 亲验原则第69页
  (四) 证据原则第69-70页
 三、司法检验主体的变化第70-72页
  (一) 检验官第70-71页
  (二) 仵作第71页
  (三) 检验人员的责任第71-72页
 四、司法检验程序的延伸和发展第72-77页
  (一) 南宋以后《洗冤集录》建立的司法检验程序的延续第72-75页
  (二) 宋以后司法检验程序的发展与完善第75-77页
 五、司法检验技术的承继与改造第77-81页
  (一) 《洗冤集录》对南宋以前司法检验技术的开拓第77-78页
  (二) 南宋以后司法检验技术的承继第78-79页
  (三) 南宋以后司法检验技术的改造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后记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过程分析
下一篇:法律视角下的亲子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