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城市交通运输经济论文--城市交通运输经济理论论文

基于TOD的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研究的目的第13-14页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第15-29页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5-17页
     ·TOD 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7-20页
     ·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分析第20-22页
     ·轨道交通政策的现状及分析第22-26页
     ·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29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9-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研究方法第30-32页
第2章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理论基础第32-52页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理论模型第32-34页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32页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第32-33页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因素第33-34页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的关键技术第34-50页
     ·TOD 理论第35-39页
     ·遗传算法第39-43页
     ·交通分配方法第43-46页
     ·系统动力学第46-48页
     ·元胞自动机第48-50页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过程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基于可持续轨道交通的TOD 规划模型第52-81页
   ·SRC-TOD 模式规划原则第52-56页
     ·中美城市发展背景对比分析第52-54页
     ·基于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TOD 模式第54-56页
   ·问题描述及研究方法确定第56-58页
   ·站点周边土地规划模型的建立第58-71页
     ·变量定义及相关参数确定第58-65页
     ·模型建立及算法设计第65-71页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第71-80页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目标第71-73页
     ·交通模式和出行者类别的确定第73-76页
     ·交通方式划分与交通量分配联合模型的建立第76-79页
     ·交通量分配模型求解算法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4章 多元化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的建立第81-103页
   ·轨道交通产品的本质第81-82页
     ·准公共产品第81-82页
     ·规模经济效应第82页
     ·正外部效应第82页
   ·轨道交通外部效益分析第82-93页
     ·轨道交通所产生的效益第82-85页
     ·效益量化模型的建立第85-93页
   ·多元化融资机制的建立第93-102页
     ·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基金第94-96页
     ·建立专项税收制度第96-97页
     ·促进私人部门参与第97-100页
     ·采用创新性金融手段第100-101页
     ·实施联合开发策略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可持续轨道交通政策仿真研究第103-117页
   ·系统边界及反馈关系分析第104-107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部反馈关系第105-106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外部环境第106-107页
   ·轨道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107-110页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第110-114页
     ·土地利用CA 模型的特点第111页
     ·土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第111-113页
     ·CA 模型的建立第113-114页
   ·模型检验要求及政策仿真目标第114-115页
     ·模型真实性检验第114-115页
     ·政策仿真目标第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6章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实例分析第117-141页
   ·深圳地铁三号线简介第117-118页
   ·TOD 规划方案的确定第118-127页
     ·土地使用类型的确定第118-121页
     ·土地使用密度的确定第121-123页
     ·TOD 规划方案交通协调性验证第123-127页
   ·轨道交通外部效益分析第127-131页
     ·乘客受益程度及返还方式第127页
     ·地面道路使用者受益程度及返还方式第127页
     ·政府受益程度及返还方式第127页
     ·对周边物业价值提升及返还比例确定第127-131页
   ·政策仿真分析第131-140页
     ·系统动力学模型部分第131-133页
     ·CA 模型部分第133-138页
     ·政策仿真结果分析第138-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结论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0页
附录1 土地使用类型目标函数M 文件第150-156页
附录2 土地使用类型寻优遗传算法程序第156-157页
附录3 土地使用密度目标函数M 文件第157-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第163-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个人简历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二元产权的企业价值驱动机制设计
下一篇:欧佩克产量行为不确定性及其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