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世界艺术论文--艺术史、艺术思想史论文--艺术流派及其研究论文

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导论第15-24页
 一、阿多诺其人其事第15-16页
 二、阿多诺哲学与艺术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16-19页
 三、本文主要的任务及使用的方法第19-22页
 四、论文创新之处第22-24页
第一章 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非同一性第24-51页
 第一节 非同一性的生成背景及谱系渊源第25-31页
  一、生成背景—童年的音乐熏陶与中年的政治记忆第25-27页
  二、谱系渊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交织第27-31页
 第二节 非同一性的建构第31-43页
  一、非同一性的形成线路第31-34页
  二、非同一性的建构支撑—“三个批判”第34-40页
  三、非同一性的学理借鉴—弗洛伊德关于群体心理的动力学解释第40-43页
 第三节 非同一性的存在方式及实现手段第43-47页
  一、非同一性的存在方式—“星丛”第43-46页
  二、非同一性的实现方式—永恒的否定第46-47页
 第四节 有关非同一性的几点说明第47-51页
  一、理性与非理性第47-48页
  二、概念与非概念第48页
  三、同一与非同一第48-49页
  四、肯定与否定第49-50页
  五、本源问题第50-51页
第二章 文化工业理论: 文化工业与非同一性的悖反第51-74页
 第一节 “文化工业”名称之由来第51-53页
 第二节 悖反之缘由第53-62页
  一、生产: “质同化于量”的拜物教追求第54-56页
  二、产品: 标准化运作下的伪个性化样态第56-59页
  三、消费: “施虐—受虐”状态下的意识整合第59-62页
 第三节 整合还是颠覆: 阿多诺与本雅明之争第62-70页
 第四节 反思阿多诺晚年对文化工业的态度第70-74页
第三章 现代艺术理论: 现代艺术与非同一性的契合第74-107页
 第一节 现代艺术自身的非同一性特征第75-82页
  一、作为表现苦难意识的有效载体第75-77页
  二、现代艺术的呈现样态第77-82页
 第二节 现代艺术与外部世界的非同一性关联第82-92页
  一、现代艺术与社会(客观现实): 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第82-86页
  二、现代艺术与政治(意识形态): 阿多诺与布莱希特的分歧第86-88页
  三、现代艺术的实现手段: 间离性模仿第88-92页
 第三节 无调性与非同一性第92-107页
  一、不协和音地位的变化: 从调性到无调性第92-96页
  二、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 无调性实践方式第96-100页
  三、“现代的原始史”与冷漠的客观: “伪现代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第100-107页
第四章 在当前文化艺术背景下看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第107-155页
 第一节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启示与限度第107-127页
  一、阿多诺与费斯克: 级别不同的较量第108-119页
  二、阿多诺遭遇吉安德隆第119-125页
  三、启示与限度第125-127页
 第二节 阿多诺艺术理论与后现代的界限第127-145页
  一、否定与批判: 阿多诺艺术理论与后现代的“貌合”第127-136页
  二、现代艺术的真理及精神诉求: 阿多诺艺术理论与后现代的“神离”第136-145页
 第三节 阿多诺艺术理论与中国文化艺术现实第145-155页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勃兴第145-147页
  二、阿多诺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应用限度第147-155页
结语: 哲学与艺术的共同抵抗第155-15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9-167页
 一、英文著作第159-160页
 二、中文著作第160-165页
 三、单篇论文第165-167页
后记第167-1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9-17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细胞生长因子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印迹基因在人类卵母细胞与植入前胚胎的表达及印迹疾病PWS分子诊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