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气流作用下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壁板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符号表 | 第8-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3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冲压发动机结构 | 第16-17页 |
| ·发动机非定常流动激励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湍流脉动激振研究 | 第17-18页 |
| ·激波附面层干扰/激波自激振荡激振研究 | 第18-20页 |
| ·燃烧室压力脉动激振研究 | 第20-21页 |
| ·气动力作用下的壁板结构振动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 ·基于简化模型的研究 | 第21-26页 |
| ·基于精确数值解的研究 | 第26-27页 |
| ·耦合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27-34页 |
| ·动网格方法研究 | 第27-28页 |
| ·几何守恒定律研究 | 第28-29页 |
| ·耦合方法研究 | 第29-3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 第2章 壁板颤振动力特性分析 | 第35-50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壁板颤振模型 | 第36-38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38-41页 |
| ·控制方程的伽辽金法处理 | 第38-40页 |
| ·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40-41页 |
| ·参数影响分析 | 第41-45页 |
| ·粘弹阻尼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动压系数的影响 | 第42-45页 |
| ·面内应力的影响 | 第45页 |
| ·滞后特性分析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3章 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研究 | 第50-71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动态网格方法 | 第50-59页 |
| ·弹簧模拟动网格原理 | 第51-53页 |
| ·讨论与修正 | 第53-55页 |
| ·验证算例 | 第55-59页 |
| ·多场耦合算法 | 第59-62页 |
| ·子循环预测校正方法 | 第60-62页 |
| ·无粘流动超声速壁板颤振验证 | 第62-69页 |
| ·壁板结构及有限元模型 | 第62-63页 |
| ·二维超音速流场 | 第63页 |
| ·计算方案与参数 | 第63-64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4-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4章 等截面通道弹性壁板流固耦合振动研究 | 第71-97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颤振系统模型 | 第71-73页 |
| ·壁板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73-74页 |
| ·压力扰动传播分析 | 第74-75页 |
| ·无阻尼壁板结构颤振特性研究 | 第75-91页 |
| ·颤振特性分析 | 第75-83页 |
| ·压力扰动分析 | 第83-91页 |
| ·阻尼壁板结构颤振特性研究 | 第91-96页 |
| ·阻尼形式 | 第91-92页 |
| ·阻尼颤振特性分析 | 第92-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5章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壁板结构流体激励研究 | 第97-116页 |
| ·引言 | 第97页 |
| ·进气道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97-99页 |
| ·流动分析验证 | 第99-101页 |
| ·进气道结构定常流动 | 第101-104页 |
| ·流动边界条件与计算方法 | 第101-102页 |
| ·结果分析 | 第102-104页 |
| ·自激振荡及其对进气道结构振动的影响 | 第104-110页 |
| ·激波自激振荡模拟 | 第105-109页 |
| ·对结构振动影响分析 | 第109-110页 |
| ·下游扰动下的进气道流动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 第110-115页 |
| ·周期变化背压单独作用下的进气道流动 | 第110-114页 |
| ·周期变化背压与自激振荡作用下的进气道流动 | 第114-115页 |
| ·对结构振动影响分析 | 第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 第6章 冲压发动机结构振动试验数据分析 | 第116-128页 |
| ·试验背景 | 第116-117页 |
| ·冷吹数据分析 | 第117-119页 |
| ·热试车数据分析 | 第119-127页 |
| ·试验与计算对比 | 第1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 结论 | 第128-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2-144页 |
| 致谢 | 第144-1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