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随机位相编码技术—仿射密码的光学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密码学概述 | 第11-14页 |
·信息安全中的光学技术 | 第14-15页 |
·双随机位相编码技术 | 第15-18页 |
·双随机位相编码的其它方案 | 第18-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5页 |
·章节安排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双随机位相编码技术中的仿射密码 | 第27-42页 |
·成像过程的仿射映射关系 | 第27-30页 |
·仿射密码在光学中的实现 | 第30-33页 |
·双随机位相编码的理论安全性 | 第33-36页 |
·双随机位相编码的实际安全性 | 第36-38页 |
·加密图像的特性 | 第38-41页 |
·双随机位相编码的密码学特点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分数傅里叶域图像加密与二次位相编码系统 | 第42-55页 |
·分数傅里叶变换多样性的物理图像 | 第42-43页 |
·分数傅里叶域图像加密技术 | 第43-46页 |
·级联与双随机位相编码 | 第46-48页 |
·二次位相编码系统 | 第48-52页 |
·二次位相编码过程的分数傅里叶域描述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错误扩散和解密图像噪声 | 第55-68页 |
·解密运算的么正性 | 第55-56页 |
·数据偏差对解密图像的影响 | 第56-58页 |
·解密噪声的统计特性 | 第58-64页 |
·加密图像的部分信息 | 第64-65页 |
·加密图像的二值化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对双随机位相编码系统的攻击 | 第68-76页 |
·密码分析 | 第68-69页 |
·抗攻击能力分析 | 第69-71页 |
·采用相位恢复算法的己知明文攻击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双随机位相编码的密钥 | 第76-93页 |
·光学4f系统中随机位相板的影响 | 第76-79页 |
·非涅耳衍射光波长和位相板纵向位置的影响 | 第79-83页 |
·分数傅里叶变换阶次和周期的影响 | 第83-84页 |
·双随机位相编码密钥与加密图像的同时传递 | 第84-89页 |
·混沌序列位相阵列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双随机位相编码技术的应用 | 第93-103页 |
·光学安全认证 | 第93-96页 |
·图像隐藏 | 第96-100页 |
·生物识别图像加密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103-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3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