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生物粘附性神衰果素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体外粘附力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的考察第14-20页
 1、仪器与试药第14页
 2、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4-18页
   ·基本处方片的制备第14页
   ·实验用组织的制备及实验装置第14-16页
   ·标准的建立第16页
   ·粘附力测定的影响因素实验第16-18页
     ·不同的流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16-17页
     ·施压时间不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17页
     ·不同压力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17-18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8-20页
第二部分 处方筛选与工艺优化第20-49页
 1.试药与仪器第20-21页
 2 实验内容第21-45页
   ·基本处方工艺的筛选第21-22页
   ·制剂处方的单因素筛选第22-36页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2-25页
     ·体外粘附力测定方法第25页
     ·影响HD生物粘附缓释片释放和粘附力的单因素考察第25-36页
       ·辅料A粘度的影响第25-26页
       ·辅料A用量的影响第26-28页
       ·不同粘度的辅料B的影响第28-29页
       ·不同用量的辅料B的影响第29-30页
       ·辅料C用量的影响第30-32页
       ·压力的影响第32-33页
       ·制粒大小的影响第33-34页
       ·转篮法和浆法对累积释放度的影响第34-35页
       ·转速对累积释放度的影响第35-36页
       ·pH值对累积释放度的影响第36页
   ·HD缓释片处方优化第36-40页
     ·均匀实验设计第36-37页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第37-40页
   ·优化处方的确定与验证第40-41页
   ·压片物料流动性考察第41-42页
   ·压片物料药剂学特性考察第42-44页
     ·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第42-43页
     ·吸湿速度的测定第43-44页
   ·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初步研究第44-45页
     ·HPLC法考察第44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第44-45页
 3 结果与小结第45-46页
 4 讨论第46-49页
第三部分 HD缓释片的质量评价研究第49-69页
 仪器与试药第49-69页
  1.外观性状第49页
  2.鉴别第49-51页
   ·供试溶液的配制第50页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第50页
     ·阳性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第50页
     ·阴性对照溶液的配制第50页
   ·紫外吸收特征第50页
   ·HPLC鉴别第50-51页
     ·色谱条件第50-51页
     ·HPLC鉴别方法第51页
  3 检查第51-63页
   ·片重差异检查第51页
   ·释放度检查第51-57页
     ·释放度测定方法研究第51-54页
     ·释放度方法的确定第54页
     ·释放度重现性与均一性考察第54-56页
     ·HD缓释片释放度与HD普通片溶出度比较第56-57页
     ·释放度检查限度第57页
   ·降解产物第57-60页
     ·色谱条件第57页
     ·测定方法第57-60页
   ·含量测定及方法研究第60-63页
     ·HD缓释片中HD的HPLC测定方法第60-62页
     ·含量测定及其限度第62-63页
  4 HD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规律研究第63-67页
   ·单指数模型第63-64页
   ·威布尔模型第64-65页
   ·希古契(Higuchi)模型第65页
   ·Ritger-Peppas模型第65-66页
   ·零级释放模型拟合第66页
   ·Hixcon Crowell模型第66-67页
  5 小结与讨论第67-69页
第四部分 HD缓释片稳定性初步研究第69-72页
 1 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第69-70页
   ·光稳定性试验第69页
   ·热稳定性试验第69-70页
   ·湿稳定性试验结果第70页
 2 加速试验第70-71页
 3 室温留样试验第71页
 4 小结第71-72页
第五部分 HD缓释片beagle犬体内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第72-85页
 1 试验方法第72-79页
   ·仪器、试药及试验动物第72页
   ·血浆中HD的测定方法第72-78页
     ·色谱条件第72页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第72-73页
     ·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第73页
     ·标准曲线第73-74页
     ·方法可行性考察第74-75页
     ·系统适应性试验第75页
     ·方法回收率第75-76页
     ·精密度试验第76页
     ·检测限与定量限第76-77页
     ·血浆样品稳定性考察第77-78页
   ·试验设计第78页
     ·给药方案第78页
   ·结果计算及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78-79页
     ·结果计算方法第78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78-79页
 2 试验结果第79-84页
   ·经时血药浓度数据第79-80页
   ·药物动力学模型选择第80-81页
   ·药动学参数第81-82页
   ·生物等效性评价第82-84页
 3 小结与讨论第84-85页
第六部分 HD缓释片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第85-91页
 1 研究方法及计算结果第85-89页
   ·W-N法第85-87页
   ·反卷积分法第87-89页
 2 小结与讨论第89-91页
第七部分 结论与讨论第91-94页
 1 体外粘附力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的考察第91页
 2 处方筛选与工艺优化第91-92页
 3 质量评价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第92-93页
 4、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以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综述第96-103页
个人简介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Jude Regent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一篇:黄藤素吸收机理及其缓释胶囊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