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侵占罪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一、侵占罪的概述第9-10页
 (一) 侵占罪的立法沿革第9页
 (二) 侵占罪的概念和种类第9-10页
二、侵占罪的客体和对象第10-19页
 (一) 侵占罪的客体第10-11页
 (二) 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第11-19页
三、侵占罪的客观方面第19-26页
 (一) 非法占为己有第19-20页
 (二) 数额较大第20-23页
 (三) 侵占罪中“拒不退还或交出”的认定第23-26页
四、侵占罪的主体第26-27页
五、侵占罪的主观方面第27-32页
 (一) 侵占罪的故意的内容第27-28页
 (二) 非法占为己有的含义第28-29页
 (三) 非法占为己有是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第29页
 (四) 非法占为己有产生的时间第29-30页
 (五) 非法占为己不包括第三人占有第30-31页
 (六) 侵占罪几种特殊情形非法占为己有的认定第31-32页
六、侵占罪的定罪与处罚第32-34页
 (一) 侵占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第32-33页
 (二) 侵占罪的处罚第33-34页
七、侵占罪诉讼形式第34-41页
 (一) 国外侵占罪诉权行使之简介第34页
 (二) 我国刑法对侵占罪诉权行使的规定第34-35页
 (三) 告诉的主体第35-36页
 (四) 告诉的对象第36-37页
 (五) 侵占罪共同犯罪的告诉问题第37页
 (六) 被侵占财产尚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被害人的有无告诉权问题第37-38页
 (七) 共有财产中共有人的告诉第38页
 (八) 数罪情形下的公诉与自诉之协调第38-39页
 (九) 告诉才处理制度的不足及完善第39-41页
八、侵占罪立法的完善第41-43页
 (一) 科学界定侵占罪罪种第41页
 (二) 增设单位犯侵占罪的规定第41-42页
 (三) 规定“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时间界限第42页
 (四) 进一步明确“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范围第42页
 (五) 完善侵占罪的告诉制度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早期(1912年-1927年)大学教育管理研究
下一篇: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