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25页 |
第一章 发展与污染——“黑色文明”的沉重代价 | 第25-44页 |
一、 工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 第25-33页 |
二、 伴随繁荣的“赤字” | 第33-36页 |
三、 污染成因分析 | 第36-44页 |
第二章 认知与求变——“内警机制”的萌芽躁动 | 第44-56页 |
一、 对污染认识上的深化 | 第44-47页 |
二、 要求治理环境的呼声 | 第47-52页 |
三、 市政管理日趋成熟 | 第52-56页 |
第三章 成长与治理——“城市交响”的协奏曲 | 第56-78页 |
一、 城市改善环境对策总论 | 第56-61页 |
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水体污染 | 第61-67页 |
三、 走向规范化的垃圾管理 | 第67-72页 |
四、 围绕烟雾控制的立法与执法 | 第72-78页 |
第四章 扩展与局限——“多诺拉”的失衡选择 | 第78-93页 |
一、 工业城市卫星城的大量出现 | 第78-80页 |
二、 卫星城的环境问题 | 第80-84页 |
三、 治理难题——大企业的“家天下” | 第84-88页 |
四、 多诺拉事件及其影响 | 第88-93页 |
第五章 匹兹堡——一个典型模式带给我们的思考 | 第93-109页 |
一、 长期被烟雾困扰的历史 | 第93-95页 |
二、 1941年烟雾控制法令的通过 | 第95-99页 |
三、 1941年烟雾控制法令的实施与成效 | 第99-105页 |
四、 匹兹堡成功治理烟雾的深远影响及经验启示 | 第105-109页 |
结论 | 第109-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