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一、转变时期的文艺理论概观 | 第10-12页 |
| 二、转变时期的基本文艺理论 | 第12-30页 |
| (一)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现实主义理论的前提 | 第12-15页 |
| (二) 典型——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的根本 | 第15-18页 |
| (三)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的前提 | 第18-21页 |
| (四) "人民力"——现实主义的历史的真实 | 第21-23页 |
| (五) 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现实主义中的主客观统一 | 第23-26页 |
| (六) 对鲁迅文学的研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化 | 第26-28页 |
| (七) 中国文学现代化和民族形式——现实主义的发展 | 第28-30页 |
| 三、转变时期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局限 | 第30-35页 |
| 四、冯雪峰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 | 第35-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注释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