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著者李绛生平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李绛其人及家世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李绛的个人经历 | 第11-14页 |
第三节 对李绛的个人评价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编者书名卷次版本考 | 第17-24页 |
第一节 编者考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书名和卷次考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版本述略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体例分类和与正史等之异同 | 第24-43页 |
第一节 按照任职时间分类 | 第24-28页 |
第二节 按照收录事件内容的性质分类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与《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之异同比较 | 第29-43页 |
一 正史等有载,但重大情节互有出入 | 第30-35页 |
二 可与正史等互相呼应、印证、补充细节 | 第35-41页 |
三 所载不见《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书 | 第41页 |
四 所收录非李绛的奏疏论议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李绛与“唐之弊” | 第43-51页 |
第一节 藩镇 | 第44-47页 |
第二节 宦官之祸 | 第47-49页 |
第三节 聚敛财物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