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RFID标签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射频识别技术的历史与现状第11-13页
   ·UHF频段的RFID原理简介第13-14页
   ·新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本论文结构安排第15-17页
2 RFID标签的理论基础及建模仿真分析第17-35页
   ·标签天线的辐射与接收第17-24页
     ·基本电流元的辐射场第17-20页
     ·天线的互易性原理第20-21页
     ·天线的主要电参数第21-24页
   ·标签天线的工作原理第24-29页
     ·雷达散射截面(RCS)原理第24-25页
     ·标签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第25-27页
     ·标签的调制工作方式第27-29页
   ·标签天线的仿真分析第29-34页
     ·标签A的仿真分析第30-32页
     ·标签B的仿真分析第32-33页
     ·仿真分析的总结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3 RFID标签性能测试的原理和方法第35-44页
   ·RFID标签的相关国际标准第35-36页
   ·RFID标签性能测试基本原理第36页
   ·RFID标签性能测试的实现方法第36-40页
     ·读标签最小电场强度值(E_(Min_Read))第37页
     ·写标签电场最小电场强度值(E_(Min_Write))第37页
     ·标签灵敏度第37-38页
     ·最大操作电场强度值(E_(max))和存活电场强度值(E_(survival))第38页
     ·抗干扰能力(P_(Noise))第38-39页
     ·标签移动最大衰落率(F_(rate))第39-40页
   ·标签互操作性能测试的实现方法第40-41页
   ·标签芯片一致性能测试的实现方法第41-43页
   ·小结第43-44页
4 RFID标签性能测试系统的建立第44-62页
   ·测试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第44-47页
     ·收发天线分置法第44-45页
     ·环行器隔离信号法第45-46页
     ·测试系统所需环境第46-47页
   ·测试系统所用天线的仿真与制作第47-58页
     ·测试系统采用的双天线形式和种类第47-48页
     ·螺旋天线的原理及设计第48-51页
     ·螺旋天线的仿真第51-56页
     ·螺旋天线的制作及实测结果第56-58页
   ·测试系统的整体搭建第58-61页
   ·小结第61-62页
5 RFID标签性能测试系统的实际测试及结果分析第62-67页
   ·测量读和写标签最小电场强度值(E_(Min_Read))、(E_(Min_Write))第62-63页
   ·测量标签灵敏度第63-64页
   ·最大操作电场强度值(E_(max))和存活电场强度值(E_(survival))第64页
   ·抗干扰能力(E_(Noise))第64-65页
   ·标签移动最大衰落率(F_(rate))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6 总结和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纳米抗氧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一种在T-DMB中引入IP业务以及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