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 | 第14-18页 |
·POSS简介 | 第14-15页 |
·POSS的合成方法 | 第15-16页 |
·POSS的应用 | 第16-18页 |
·聚酰亚胺(PI) | 第18-23页 |
·PI概述 | 第19页 |
·PI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PI的合成 | 第20-21页 |
·PI的性能 | 第21页 |
·PI增强耐热性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氰酸酯树脂(CE) | 第23-28页 |
·CE概述 | 第23页 |
·CE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CE合成方法 | 第24页 |
·CE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第2章 POSS改性聚酰亚胺杂化材料性能研究 | 第29-72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8页 |
·实验原料 | 第29-31页 |
·实验路线 | 第31-36页 |
·OAPS合成 | 第31-32页 |
·OAPS/PI杂化材料制备 | 第32-36页 |
·分析及测试 | 第36-38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36-37页 |
·表面全反射红外光谱(ATR) | 第37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37页 |
·广角X射线衍射光谱(XRD) | 第37页 |
·示差扫描量热(DSC) | 第37页 |
·热失重分析(TGA) | 第37页 |
·动态机械性能测试(DMTA) | 第37页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70页 |
·OAPS的表征 | 第38-40页 |
·八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PS) | 第38页 |
·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NPS) | 第38-39页 |
·八氨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APS) | 第39-40页 |
·OAPS/PI杂化材料的表征和测试 | 第40-70页 |
·OAPS/PI杂化材料的凝胶点理论计算 | 第40-45页 |
·OAPS/PI杂化材料的ATR表征 | 第45-47页 |
·OAPS/PI杂化材料的XRD分析 | 第47-50页 |
·OAPS/PI杂化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第50-53页 |
·OAPS/PI杂化材料的的DMTA分析 | 第53-58页 |
·POSS/PI杂化材料的TGA分析 | 第58-60页 |
·POSS/PI杂化材料的拉伸性能测试 | 第60-61页 |
·含PMDA的OAPS/PI杂化材料的ATR分析 | 第61-65页 |
·含PMDA的OAPS/PI杂化材料的XRD分析 | 第65-67页 |
·含PMDA的OAPS/PI杂化材料的DMTA分析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3章 POSS改性氰酸酯树脂杂化材料性能研究 | 第72-86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实验原料 | 第73页 |
·分析及表征 | 第73-74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73页 |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TA) | 第73页 |
·冲击性能测试 | 第73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73-74页 |
·介电性能测试 | 第74页 |
·实验路线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5页 |
·T7的表征 | 第75页 |
·T7/CE杂化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第75-85页 |
·T7/CE杂化材料的固化反应机理 | 第75-76页 |
·T7/CE杂化材料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76-78页 |
·T7/CE杂化材料的XRD分析 | 第78-79页 |
·T7/CE杂化材料的动态机械性能测试 | 第79-81页 |
·T7/CE杂化材料的TGA测试 | 第81-82页 |
·T7/CE杂化材料的冲击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 | 第82-85页 |
·T7/CE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 | 第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7-98页 |
附件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