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6页 |
| ·课题来源、项目名称 | 第18页 |
| ·文献综述部分 | 第18-33页 |
| ·汽车用传动带的现状与发展 | 第18-21页 |
| ·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SFRC) | 第21-28页 |
| ·纤维增强橡胶的增强机理 | 第21-23页 |
| ·影响短纤维增强橡胶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 第23-25页 |
| ·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取向性的表征 | 第25页 |
| ·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5-26页 |
| ·纳米纤维增强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 ·纳米硅酸盐纤维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 第28-31页 |
| ·针状硅酸盐介绍 | 第28-30页 |
| ·凹凸棒土在橡胶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 ·凹土作为填充增强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 ·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33页 |
|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页 |
| ·技术研究路线 | 第34-35页 |
| ·预期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6-44页 |
| ·试验原材料及配方 | 第36-37页 |
| ·原材料 | 第36页 |
| ·基本配方 | 第36-37页 |
| ·试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37-38页 |
|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 ·FS的表面改性 | 第38页 |
| ·HNBR/FS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8-39页 |
| ·性能测试 | 第39-44页 |
| ·硫化特性测试 | 第39页 |
|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 ·拉伸强度的测试 | 第39页 |
| ·定伸应力的测试 | 第39页 |
| ·扯断伸长率的测试 | 第39-40页 |
| ·拉伸永久变形 | 第40页 |
| ·撕裂强度测试 | 第40页 |
| ·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 ·硬度 | 第41-42页 |
| ·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第42-43页 |
| ·透射电镜(TEM) | 第42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42-43页 |
| ·复合物的RPA测试 | 第43页 |
|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第43页 |
| ·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的表征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4-92页 |
| ·改性FS等体积代替DCAF和CB试验 | 第44-48页 |
| ·硫化性能研究 | 第44-45页 |
|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 ·压缩力学性能 | 第46-47页 |
| ·TEM电镜观察 | 第47页 |
| ·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 | 第47-48页 |
| ·氢化丁腈(HNBR)/纤维状硅酸盐(FS)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48-62页 |
| ·改性剂种类对HNBR/F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 ·硫化特性 | 第49-50页 |
| ·混炼胶RPA应变扫描(60℃,1Hz) | 第50页 |
| ·力学性能 | 第50-52页 |
| ·偶联剂KH570用量的研究 | 第52-55页 |
| ·硫化特性 | 第53-54页 |
| ·力学性能 | 第54-55页 |
| ·FS干燥处理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填料FS用量对HNBR/FS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57-62页 |
| ·硫化性能 | 第57-58页 |
| ·混炼胶的RPA应变扫描(60℃,1Hz) | 第58页 |
| ·力学性能 | 第58-60页 |
| ·压缩模量 | 第60页 |
| ·耐老化性能 | 第60-62页 |
| ·FS用量对HNBR/FS各向异性的影响 | 第62页 |
| ·氢化丁腈(HNBR)/芳纶短纤维(DCAF)/针状硅酸盐(FS)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62-90页 |
| ·芳纶短切纤维(3mm)用量对HNBR/DCAF/F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63-69页 |
| ·硫化特性 | 第63-64页 |
| ·混炼胶的RPA应变扫描(60℃,1Hz) | 第64页 |
| ·拉伸力学性能 | 第64-66页 |
| ·压缩模量 | 第66-67页 |
| ·DMTA测试 | 第67-68页 |
| ·拉伸断面SEM电镜观察 | 第68-69页 |
| ·DCAF与不同用量的FS并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69-82页 |
| ·3份DCAF(1mm)与不同用量FS共同增强HNBR | 第69-74页 |
| ·6份DCAF(1mm)与不同用量FS共同增强HNBR | 第74-78页 |
| ·3份3mmDCAF与FS(变量)共同增强HNBR | 第78-82页 |
| ·DCAF短纤维长径比和用量对HNBR/DCAF/F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82-90页 |
| ·HNBR/DCAF/FS复合材料的RPA应变扫描(60℃,1Hz) | 第82-83页 |
| ·DCAF短纤维长径比和用量对HNBR/DCAF/F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3-86页 |
| ·不同长径比DCAF短纤维的HNBR/DCAF/FS复合材料RPA频率扫描 | 第86页 |
| ·HNBR/FS与HNBR/3mm DCAF/FS曲挠性能的比较 | 第86-87页 |
| ·NBR/FS与HNBR/3mmDCAF/FS耐磨性能的比较 | 第87页 |
| ·TEM照片观察 | 第87-90页 |
| ·HNBR/FS复合材料在油井密封件中的应用 | 第90-92页 |
| ·拉伸及撕裂力学性能 | 第90-91页 |
| ·交联密度对HNBR/FS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91-92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致谢 | 第98-10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00-102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02-103页 |
| 北 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