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第二章 资产减值中外会计准则比较 | 第9-14页 |
·各资产减值准则发展历程及基本框架内容 | 第9-10页 |
·美国资产减值准则发展历程及框架 | 第9页 |
·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发展历程及框架 | 第9-10页 |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发展历程及框架 | 第10页 |
·三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 | 第10-14页 |
·确认时间的比较 | 第10-11页 |
·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 | 第11页 |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 第11-12页 |
·资产减值的计量比较 | 第12-13页 |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 第13-14页 |
第三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资产减值的定义及本质分析 | 第14页 |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决策有用观是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 | 第14页 |
·资产的会计学概念向经济学概念转移是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 | 第14-16页 |
第四章 资产减值的确认 | 第16-24页 |
·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 第16-17页 |
·资产减值确认的实务操作 | 第17-24页 |
·资产减值测试程序 | 第17-18页 |
·辨别企业的资产组 | 第18-19页 |
·案例分析 | 第19-24页 |
第五章 资产减值的计量 | 第24-39页 |
·可收回金额 | 第24-25页 |
·可收回金额的定义 | 第24页 |
·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原则 | 第24-25页 |
·公允价值 | 第25-31页 |
·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25页 |
·公允价值的确定 | 第25-26页 |
·公允价值与资产评估的关系 | 第26-31页 |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 | 第31-39页 |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31页 |
·如何做好盈利预测 | 第31-37页 |
·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 第37页 |
·案例分析 | 第37-39页 |
第六章 资产减值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第39-43页 |
·完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内部控制制度 | 第39-40页 |
·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建立相应后续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减少资产减值的发生 | 第41-43页 |
第七章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评价及改进建议 | 第43-46页 |
·有待改进之处 | 第43页 |
·实务操作中的问题 | 第43-44页 |
·思考与改进建议 | 第44-46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