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光纤的群速度色散问题 | 第13-17页 |
| ·光纤的非线性问题 | 第17-19页 |
|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 第2章 基于NRZ 码的相位预调制对色散容限的提高 | 第21-41页 |
| ·基于NRZ 码的比特同步相位预调制方法的提出 | 第21-24页 |
| ·PSNRZ 码的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 ·时钟相位预调制方案的仿真分析 | 第26-33页 |
| ·时钟相位预调制方案的实验分析 | 第33-36页 |
| ·数据相关的相位预调制方案 | 第36-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相干检测系统的并行电色散补偿 | 第41-57页 |
| ·基于DSP 的相干检测系统的特点 | 第41-43页 |
| ·基于DSP 的相干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43-47页 |
| ·基于DSP 的相干检测信号的接收 | 第43-45页 |
| ·基于DSP 的相干检测信号的处理 | 第45-47页 |
| ·并行电色散补偿方案的原理与结构 | 第47-50页 |
| ·并行电色散补偿方案的实验研究 | 第50-56页 |
| ·实验装置 | 第50-54页 |
| ·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40 Gb/s 系统的终端色散补偿 | 第57-74页 |
| ·终端色散补偿方案的提出 | 第57-58页 |
| ·40 Gb/s 系统不同色散配置下的带内非线性效应分析 | 第58-61页 |
| ·40 Gb/s 系统中终端色散补偿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61-67页 |
| ·40 Gb/s 系统中终端色散补偿方案的实验研究 | 第67-73页 |
| ·40 Gb/s 环路实验介绍 | 第67-69页 |
| ·40 Gb/s 信号终端色散补偿和在线色散补偿实验设置 | 第69-70页 |
| ·两种色散管理方案的环路传输实验结果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5章 相干检测系统的光纤非线性影响与补偿 | 第74-88页 |
| ·差分编码PSK 系统的信号检测 | 第74-77页 |
| ·相干检测与差分检测方式的带内非线性分析 | 第77-79页 |
| ·相干检测与差分检测方式的带内非线性仿真比较 | 第79-84页 |
| ·非线性相移相关性仿真 | 第79-82页 |
| ·相干检测与差分检测的传输性能仿真 | 第82-84页 |
| ·差分编码/相干检测系统的带内非线性补偿 | 第84-87页 |
| ·方案分析 | 第84-86页 |
| ·仿真结果与讨论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88-92页 |
| ·工作总结与创新点 | 第88-90页 |
| ·工作意义及展望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