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6页 |
·问题的提出:以三个案例的分析为切入 | 第12-18页 |
·刑事判决说理的意义 | 第18-26页 |
·满足民权需求 | 第19-20页 |
·保障刑事法治 | 第20-21页 |
·树立司法公信力 | 第21-26页 |
第2章 刑事判决说理制度概述 | 第26-50页 |
·相关概念界说 | 第26-40页 |
·刑事判决与刑事判决书 | 第26-33页 |
·刑事判决说理 | 第33-35页 |
·刑事判决说理制度 | 第35-36页 |
·刑事判决说理的制度化 | 第36-40页 |
·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的域外考察 | 第40-43页 |
·域外刑事判决说理的历史渊源 | 第40-42页 |
·域外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现状 | 第42-43页 |
·我国刑事判决说理的历史及现状考察 | 第43-50页 |
·近代以前判决说理情况 | 第43-44页 |
·近现代时期判决说理情况 | 第44-45页 |
·建国以后的判决说理情况 | 第45-47页 |
·现阶段我国刑事判决说理水平低下的原因 | 第47-50页 |
第3章 刑事判决说理的基本内容 | 第50-70页 |
·刑事判决说理的实体性内容 | 第51-65页 |
·证据方面 | 第51-60页 |
·事实方面 | 第60-62页 |
·法律方面 | 第62-65页 |
·刑事判决说理的程序性内容 | 第65-70页 |
·程序争议事项 | 第66-67页 |
·证据规则问题 | 第67-68页 |
·证明标准问题 | 第68-69页 |
·自行取证行为 | 第69-70页 |
第4章 刑事判决说理方法 | 第70-84页 |
·法律论证概述 | 第71-75页 |
·论证 | 第71-73页 |
·法律论证 | 第73-75页 |
·审方论证 | 第75-81页 |
·审方论证模式 | 第76-77页 |
·审方论证规则 | 第77-81页 |
·审方论证要求 | 第81-84页 |
·合法性 | 第82页 |
·合理性 | 第82-83页 |
·融贯性 | 第83-84页 |
第5章 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的设计构想 | 第84-100页 |
·制度的法律人文主义指导 | 第84-92页 |
·罪刑法定 | 第88-89页 |
·正当程序 | 第89-90页 |
·证据裁判 | 第90-92页 |
·制度的立法建构设想 | 第92-100页 |
·明确说理要求 | 第92-93页 |
·完善证据规则 | 第93-94页 |
·规范说理内容 | 第94-97页 |
·确定法律后果 | 第97-100页 |
第6章 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100-116页 |
·法官素质培养措施 | 第101-105页 |
·法律专业高等教育阶段 | 第101-102页 |
·司法考试阶段 | 第102-103页 |
·法官职前培训阶段 | 第103-104页 |
·法官任职后继续教育阶段 | 第104-105页 |
·法官激励措施 | 第105-107页 |
·刑事判决公示措施 | 第107-110页 |
·刑事判决自由评论措施 | 第110-112页 |
·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 | 第112-11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16-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4-126页 |
后记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