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蒺藜苜蓿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图谱构建途径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8页
   ·苜蓿属的分类、分布及蒺藜苜蓿的研究现状第8-10页
     ·苜蓿属的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第8-9页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概述第9-10页
   ·苜蓿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0-15页
     ·苜蓿属资源在形态和生化上的多样性研究第11-14页
     ·分子标记在苜蓿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4-15页
   ·遗传分离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第15-19页
     ·遗传分离分析方法的发展第15-17页
     ·遗传分离分析方法第17-19页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第19-24页
     ·DNA 分子标记的选择第20页
     ·亲本及分离群体的构建第20-24页
   ·蒺藜苜蓿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4-28页
     ·分子遗传图谱第25-26页
     ·物理图谱第26-2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8-34页
   ·苜蓿属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亲本选择第28-31页
     ·供试材料第28页
     ·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PCP 扩增全过程分析第28-30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构建聚类图第30-31页
     ·亲本选择第31页
   ·群体构建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31-32页
     ·群体构建第31页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31-32页
   ·遗传图谱构建第32-34页
     ·SSR 分析第33页
     ·数据统计和连锁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4-54页
   ·苜蓿属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4-38页
     ·比较nuSSR 和cpSSR 在苜蓿属种质中的多态差异第34-35页
     ·两种标记下苜蓿属种质的等位变异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第35-36页
     ·两种标记对苜蓿属种质聚类中的相似与差异第36-37页
     ·对两种标记综合聚类的结果第37-38页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38-52页
     ·A20×A17 组合真叶长宽比的遗传分析第39-41页
     ·A20×A17 组合复叶长宽比的遗传分析第41-44页
     ·A20×A17 组合主茎长的遗传分析第44-47页
     ·A20×A17 组合RILs 群体一级侧枝长的遗传分析第47-49页
     ·A20×A17 组合RILs 群体一级侧枝节数的遗传分析第49-52页
   ·A20×A17 组合 RILs 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第52-54页
     ·RILs 群体中SSR 标记的分离第52页
     ·RILs 群体遗传图谱构建第52-54页
第四章 讨论第54-57页
   ·苜蓿属遗传多样性研究第54-55页
     ·两种标记的扩增多态差异与原因第54页
     ·标记类型的不同在聚类结果上的差异第54页
     ·聚类所用的标记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第54-55页
   ·RILs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55页
   ·RILs 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第55-57页
     ·作图方法的选择第55-56页
     ·SSR 标记与连锁图构建第56页
     ·标记数对图谱构建的影响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导师简介第67-69页
附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国内外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