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包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研究--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前言 | 第11-14页 |
| ·概念的界定及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对象以及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13-14页 |
| 2 国际外包与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 第14-30页 |
| ·外包的战略意义 | 第14-15页 |
| ·优化资源配置 | 第14页 |
| ·强化核心竞争力 | 第14页 |
| ·增强企业适应性 | 第14-15页 |
| ·优化资本结构 | 第15页 |
| ·实现业务转型 | 第15页 |
| ·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意义 | 第15-16页 |
|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 第15页 |
| ·垄断优势和所有权优势 | 第15-16页 |
| ·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 | 第16页 |
| ·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 | 第16页 |
| ·国际外包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 ·国际外包概念综述 | 第16-17页 |
| ·国际外包理论基础综述 | 第17页 |
| ·国际外包的动因综述 | 第17-18页 |
| ·国际外包实证分析综述 | 第18-20页 |
| ·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选择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 ·对外直接投资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 ·FDI 与东道国经济增长 | 第21-22页 |
| ·FDI 与东道国技术扩散 | 第22-23页 |
| ·FDI 与产业结构升级 | 第23页 |
| ·FDI 与贸易创造、贸易替代 | 第23-24页 |
| ·FDI 与东道国市场结构 | 第24-25页 |
| ·国际外包概述 | 第25-29页 |
| ·国际外包的概念 | 第25页 |
| ·外包的特征 | 第25-27页 |
| ·外包形成的基础 | 第27-28页 |
| ·外包的主要形式 | 第28-29页 |
|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 第29-30页 |
| ·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 第29页 |
| ·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 第29页 |
| ·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基础 | 第29-30页 |
| 3 国际外包与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30-43页 |
| ·国际外包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 ·国际贸易理论 | 第30-31页 |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31-33页 |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33-34页 |
| ·博弈论 | 第34页 |
| ·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35页 |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35-36页 |
| ·内部化理论 | 第36页 |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36-37页 |
|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37页 |
| ·外包产生的企业动因 | 第37-41页 |
| ·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 第38页 |
| ·战略定位与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38-39页 |
| ·克服资源有限性 | 第39页 |
| ·分散风险 | 第39-40页 |
| ·对市场的灵活应变能力 | 第40-41页 |
| ·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现实动因 | 第41-43页 |
| ·两缺口模型 | 第41页 |
| ·国际投资阶段发展理论 | 第41-43页 |
| 4 国际外包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研究 | 第43-54页 |
| ·国际外包的经济效应 | 第43-46页 |
| ·技术外溢效应 | 第43-44页 |
|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 第44页 |
| ·贸易促进效应 | 第44页 |
| ·就业效应 | 第44-45页 |
| ·规模经济效应 | 第45-46页 |
| ·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 第46-48页 |
| ·技术外溢效应 | 第46页 |
| ·产业结构效应 | 第46-47页 |
| ·贸易促进效应 | 第47页 |
| ·就业效应 | 第47-48页 |
| ·挤出效应 | 第48页 |
| ·国际外包的经济效应优于FDI 的经济效应 | 第48-54页 |
| ·外包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 第49页 |
| ·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更明显 | 第49-50页 |
| ·外包的贸易创造效应更突出 | 第50页 |
| ·外包的就业效应更显著 | 第50-51页 |
| ·外包的竞争效应更积极 | 第51页 |
| ·外包的经济增长效应更持久 | 第51-52页 |
| ·外包的收入分配效应更合理 | 第52-54页 |
| 5 国际外包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国际化选择模型 | 第54-69页 |
| ·国际外包与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关系的存在性 | 第54-56页 |
| ·理论分析 | 第54-55页 |
| ·成本分析 | 第55-56页 |
| ·替代关系的存在性 | 第56页 |
| ·外包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模型 | 第56-69页 |
| ·模型 | 第57-65页 |
| ·产业的动态均衡 | 第65-67页 |
| ·组织形式的决定因素 | 第67-69页 |
| 6 实证分析 | 第69-81页 |
| ·外包指标度量方法 | 第69-70页 |
| ·计量模型 | 第70-76页 |
| ·单位根检验的ADF 方法 | 第71页 |
| ·Johansen 协整检验 | 第71-72页 |
|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72页 |
|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 | 第72-73页 |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73-74页 |
| ·方差分解 | 第74-76页 |
| ·实证分析 | 第76-81页 |
| ·Johansen 检验及VEC 模型的建立 | 第76-78页 |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78-79页 |
| ·方差分解 | 第79页 |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79-81页 |
| 7 总结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 后记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