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7页 |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国内外关于可再生能源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内外关于产业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4-26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论文研究框架图 | 第25-26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2章 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27-45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7-34页 |
·能源概念的界定 | 第27-28页 |
·农村可再生能源概念的界定 | 第28-31页 |
·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概念的界定 | 第31-32页 |
·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成长阶段的界定 | 第32-34页 |
·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34-44页 |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 | 第34-39页 |
·循环经济学理论与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 | 第39-42页 |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45-68页 |
·国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 第45-50页 |
·国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47-48页 |
·国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 第48-50页 |
·国际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经验 | 第50-56页 |
·制定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第50-52页 |
·实施优惠的经济激励政策 | 第52-56页 |
·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机构 | 第56页 |
·采取有效的法律保障和行政干预 | 第56页 |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 第56-63页 |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59-61页 |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 第61-63页 |
·中国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经验 | 第63-66页 |
·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64页 |
·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 第64-65页 |
·加快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发展 | 第65页 |
·推行国家示范工程 | 第65-66页 |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68-84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68-73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情况 | 第68-70页 |
·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 | 第70-71页 |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 | 第71-72页 |
·其它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72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的发展阶段 | 第72-73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73-79页 |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发展基础良好 | 第74页 |
·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 第74-76页 |
·依托科研优势,技术研究前景广阔 | 第76-77页 |
·政府积极支持,政策执行力度较大 | 第77-79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79-82页 |
·产品成本较高,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 第79-80页 |
·运营资金缺乏,投融资渠道单一 | 第80-81页 |
·产业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完善 | 第81-82页 |
·政出多门,管理不协调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105页 |
·基于钻石模型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95页 |
·钻石模型 | 第84-87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7-95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 | 第95-10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95-99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 | 第99-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6章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 第105-120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 第105-106页 |
·优先选择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主导产业 | 第105-106页 |
·大力培植和壮大以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的龙头企业 | 第106页 |
·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 第106-118页 |
·以发展目标为驱动力,逐步扩大市场规模 | 第106-107页 |
·完善经济激励制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 第107-112页 |
·积极培育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第112-113页 |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 第113-117页 |
·协调政府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能 | 第117-118页 |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认识 | 第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7章 案例研究-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第120-145页 |
·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 | 第120-126页 |
·大兴区社会经济情况 | 第120页 |
·大兴区农村能源消费情况 | 第120-123页 |
·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 | 第123-125页 |
·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情况 | 第125-126页 |
·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第126-127页 |
·指导思想 | 第126页 |
·指导原则 | 第126-127页 |
·总体目标 | 第127页 |
·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及布局 | 第127-137页 |
·优先发展太阳能产业和生物质能产业 | 第127-136页 |
·培植和壮大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龙头企业 | 第136页 |
·建设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 | 第136-137页 |
·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投资估算与效益 | 第137-140页 |
·投资估算 | 第137-138页 |
·效益分析 | 第138-140页 |
·大兴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 第140-144页 |
·实施方案 | 第140-143页 |
·工作措施与政策保障 | 第143-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45-14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5-147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6-157页 |
作者简历 | 第157-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
附件 | 第159-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