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内容及新意 | 第11-13页 |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的新意 | 第12-13页 |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3-24页 |
| ·基本概念 | 第13-16页 |
| ·地方政府的内涵 | 第13页 |
| ·地方政府的作用 | 第13-14页 |
|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结构 | 第14-15页 |
| ·公共服务的涵义 | 第15-16页 |
| ·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之间的联系 | 第16页 |
| ·相关理论 | 第16-24页 |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 ·治理理论 | 第18页 |
| ·无缝隙政府理论 | 第18-24页 |
| 3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进展与成就 | 第24页 |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 ·地方政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 第24-25页 |
| ·地方政府错位、职能交错问题阻碍其公共服务能力 | 第25-26页 |
| ·地方政府公务员素质相对较低,服务供给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 ·地方政府电子化程度不高、行政审批事项繁琐影响其服务能力 | 第27-28页 |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淡化 | 第28-30页 |
| 4 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改善地方政府服务的要求 | 第30-34页 |
| ·推动政府治理观念创新,重建社会与政府的关系 | 第31-32页 |
| ·以竞争导向为原则,提升服务水平 | 第32页 |
| ·以结果为导向,建立电子化、扁平化的政府组织结构 | 第32-34页 |
| 5 以无缝隙政府理论为依托的典型案例 | 第34-40页 |
| ·我国海关系统公共服务改革实践 | 第34-37页 |
| ·海关服务相关背景 | 第34页 |
| ·我国海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 ·无缝隙政府理论指导下海关通关服务改革对策 | 第35-37页 |
| ·美国夏洛特维尔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第37-40页 |
| ·美国夏洛特维尔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概述 | 第37-38页 |
| ·无缝隙政府理论指导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第38-40页 |
| 6 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 | 第40-45页 |
| ·创新地方政府服务观念,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机制 | 第40页 |
| ·合理划分地方政府服务职能权限,提高服务质量 | 第40-42页 |
| ·实行以跨职能团队以及“通才”型公务员向公众提供服务 | 第42-43页 |
|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其流程再造水平 | 第43页 |
|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