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抗肿瘤活性与作用机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1 绪论第13-43页
   ·课题背景第13-41页
     ·紫杉醇的简介第13-24页
     ·天然亲水性的紫杉烷类简介第24-29页
     ·凋亡简介第29-38页
     ·肿瘤模型简介第38-41页
   ·课题的的研究进展与意义第41-43页
     ·课题的的研究进展第41页
     ·课题的的研究意义第41-43页
2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提取分离与鉴定第43-48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3页
     ·实验材料第43页
     ·实验仪器第43页
     ·实验试剂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7页
     ·提取分离第43-44页
     ·M2的鉴定第44-46页
     ·纯度的测定方法第46-47页
   ·实验结果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动物体内抑瘤效果第48-53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8页
     ·实验材料第48页
     ·实验仪器第48页
     ·实验试剂第48页
   ·实验方法第48-49页
     ·实验药品的配置第48-49页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抑瘤作用实验方法第49页
   ·实验结果第49-50页
   ·讨论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血药浓度变化规律研究第53-64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3-54页
     ·实验材料第53页
     ·实验仪器第53页
     ·实验试剂第53-54页
   ·实验方法第54-59页
     ·配置储备溶液第54页
     ·血样采集第54页
     ·血样处理第54页
     ·HPLC-MS/MS分析第54页
     ·分析方法认证第54-55页
     ·分析方法学认证结果第55-59页
   ·实验结果第59页
   ·讨论第59-63页
   ·小结第63-64页
5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体外抗抑瘤活性研究第64-73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64-65页
     ·实验材料第64页
     ·实验仪器第64页
     ·实验试剂第64-65页
   ·实验方法第65-66页
     ·主要溶液配置第65-66页
     ·MTT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的实验方法第66页
   ·实验结果第66-71页
     ·MCF-7乳腺癌肿瘤细胞生存率第66-67页
     ·A549肺癌肿瘤细胞生存率第67-68页
     ·CEM淋巴癌肿瘤细胞生存率第68-69页
     ·PC-3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生存率第69-71页
     ·PC-3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生存曲线第71页
   ·讨论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第73-83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73-74页
     ·实验材料第73页
     ·实验仪器第73页
     ·实验试剂第73-74页
   ·实验方法第74-76页
     ·测定细胞凋亡率的方法第74-75页
     ·评估细胞的DNA断裂片段的方法第75页
     ·透射电镜进行细胞形态学研究第75-76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细胞DNA形态学研究第76页
   ·实验结果第76-81页
     ·细胞凋亡率的评估结果第76页
     ·PC-3前列腺癌肿瘤细胞DNA断裂片段的结果第76-79页
     ·透射电镜研究PC-3细胞的超微结构的结果第79-80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PC-3细胞的超微结构的结果第80-81页
   ·讨论第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7 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诱导PC-3细胞凋亡机制第83-99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83-85页
     ·实验材料第83页
     ·实验仪器第83页
     ·实验试剂第83-85页
   ·实验方法第85-88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测定PC-3细胞细胞周期的方法第85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Fas(CD95)的方法第85页
     ·Caspase-3、-6、-8、-9活性检测的方法第85-86页
     ·Western分析Bcl-2家族及NF-κB蛋白的方法第86-88页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PC-3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线粒体外膜的方法第88页
   ·实验结果第88-96页
   ·讨论第96-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结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1页
附录第111-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个人简历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适应门限的快速分形编码方法研究
下一篇:理论、实践与法制精神的背离--对建国初期(1949-1956年)新闻事业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