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哈阳灌区生态需水规律与水资源优化调度决策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的背景及依据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5-18页 |
·国外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中的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18-20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展望 | 第19-20页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生态系统及生态需水理论 | 第23-36页 |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生态系统 | 第23-24页 |
·灌区生态系统 | 第24页 |
·生态需水理论 | 第24-27页 |
·生态需水的内涵 | 第24-26页 |
·生态需水量的界定 | 第26-27页 |
·生态需水的特性 | 第27-28页 |
·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 | 第28-36页 |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28-33页 |
·河道外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33-36页 |
3 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 | 第36-47页 |
·查哈阳灌区简介 | 第36-38页 |
·基本概况 | 第36页 |
·地形地质及气候 | 第36-37页 |
·河流水系 | 第37-38页 |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 第38页 |
·代表年及水平年选取 | 第38-39页 |
·不同水平年供水量分析 | 第39-40页 |
·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 | 第39页 |
·地下水可供水量分析 | 第39-40页 |
·灌区用水分析 | 第40-47页 |
·工业用水分析 | 第40页 |
·城乡居民生活及牲畜用水分析 | 第40-41页 |
·农业用水分析 | 第41-45页 |
·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45-46页 |
·总需水量 | 第46-47页 |
4 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 | 第47-59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内涵 | 第47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原则 | 第47-48页 |
·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 | 第48-50页 |
·经典分析法 | 第48页 |
·线性规划及非线性规划 | 第48-49页 |
·随机规划 | 第49页 |
·模拟技术 | 第49页 |
·多目标规划 | 第49页 |
·动态规划 | 第49页 |
·模糊优化 | 第49页 |
·大系统优化理论 | 第49-50页 |
·遗传算法 | 第50页 |
·大系统优化理论 | 第50-54页 |
·大系统优化理论特点 | 第51-53页 |
·大系统的分解与协调 | 第53-54页 |
·遗传算法 | 第54-59页 |
·遗传算法原理 | 第54-55页 |
·遗传算法的特性及显著特点 | 第55-58页 |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 第58-59页 |
5 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71页 |
·单作物优化灌溉制度模型 | 第59-6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有效降雨量的计算及稻田渗漏量的处理 | 第61页 |
·水分生产函数的建立 | 第61-62页 |
·水量在各部门间最优分配模型 | 第62-65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的参数设置及建模步骤 | 第65-67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的参数设置 | 第65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的建模步骤 | 第65-67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成果及分析 | 第67-71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成果 | 第67-70页 |
·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成果分析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