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2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9页 |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 及其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 | 第12-33页 |
·硬件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软件体系结构 | 第13-17页 |
·总线层 | 第14页 |
·网络和串行接口服务层 | 第14-15页 |
·POSIX 操作系统接口层 | 第15页 |
·CORBA 中间件层 | 第15-16页 |
·核心框架层 | 第16页 |
·应用层 | 第16-17页 |
·核心框架 | 第17-26页 |
·核心框架的结构关系 | 第17-19页 |
·核心框架接口 | 第19-23页 |
·域描述文件 | 第23-26页 |
·CORBA 技术在SCA 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CORBA 体系结构概述 | 第26-28页 |
·CORBA 技术在SCA 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SCA 软件波形 | 第30-32页 |
·波形的组成 | 第31-32页 |
·软件波形的构建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的波形应用的设计与研究 | 第33-45页 |
·系统仿真用例 | 第33-36页 |
·系统逻辑框图 | 第33-34页 |
·系统仿真用例模块的构成 | 第34-35页 |
·系统节点的划分 | 第35-36页 |
·组件及其端口的接口的定义 | 第36-44页 |
·UV 天线组件 | 第36-38页 |
·UV 射频预处理组件 | 第38页 |
·UV 功放模块 | 第38页 |
·UV 射频开关网络组件 | 第38-39页 |
·UV 接收模块 | 第39-40页 |
·UV 激励模块 | 第40页 |
·预处理模块 | 第40-41页 |
·信号处理模块 | 第41页 |
·L 天线组件 | 第41-42页 |
·L 射频预处理组件 | 第42页 |
·L 功放模块 | 第42-43页 |
·L 射频开关网络组件 | 第43页 |
·L 接收模块 | 第43-44页 |
·L 激励模块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组件的开发 | 第45-67页 |
·组件的开发过程 | 第45-46页 |
·开发环境 | 第46页 |
·系统分析建模 | 第46-66页 |
·UV 天线组件 | 第46-49页 |
·UV 射频预处理组件 | 第49-52页 |
·UV 功放模块 | 第52-54页 |
·UV 射频开关网络组件 | 第54-57页 |
·UV 接收模块 | 第57-59页 |
·UV 激励模块 | 第59-61页 |
·预处理代理 | 第61-63页 |
·信号处理模块 | 第63-65页 |
·其他组件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波形应用的实现 | 第67-81页 |
·构建超短波通信仿真应用 | 第67-68页 |
·实现应用 | 第68-71页 |
·应用的实现过程 | 第68-69页 |
·装配控制器的开发 | 第69-71页 |
·加载应用 | 第71页 |
·超短波应用的配置 | 第71-73页 |
·功能测试及分析 | 第73-80页 |
·运行示例 | 第73-75页 |
·应用重构的测试 | 第75-78页 |
·系统可伸缩性的测试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束语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