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缺乏对企业创新人才素质构成的完整要求 | 第13-14页 |
·缺乏针对企业创新人才个体的立体开发系统 | 第14页 |
·关于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之处 | 第14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研究 | 第16-21页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才思想 | 第16-18页 |
·重视人才的作用 | 第16-17页 |
·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 | 第17页 |
·重视人才的培养 | 第17-18页 |
·重视人才的选拔 | 第18页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第18-21页 |
·强调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第19页 |
·系统阐述了创新及创新人才问题 | 第19-20页 |
·改革用人制度,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 第20-21页 |
3 有关企业创新人才的理论 | 第21-31页 |
·企业创新的涵义 | 第21-22页 |
·创新人才的定义、一般特征和类型 | 第22-26页 |
·创新人才的定义 | 第23页 |
·创新人才的一般特征 | 第23-25页 |
·创新人才的类型 | 第25-26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特殊性 | 第26-31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定义 | 第27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类型 | 第27-28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素质构成 | 第28-31页 |
4 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利用 | 第31-44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动力开发 | 第32-34页 |
·人才的动力类型 | 第32-33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动力开发 | 第33-34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能力开发 | 第34-37页 |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 | 第35页 |
·熟练掌握创新技法 | 第35-37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潜力开发 | 第37-39页 |
·开发潜能的含义及主要策略 | 第37-38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潜力开发机制 | 第38-39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智力开发 | 第39-41页 |
·智力与知识因素对创新的影响 | 第39-40页 |
·企业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开发与优化 | 第40-41页 |
·企业创新人才的“合力开发” | 第41-44页 |
·非智力因素对创新的影响 | 第41-43页 |
·改善不利于创新的非智力因素 | 第43-44页 |
5 企业创新人才的特殊激励机制 | 第44-52页 |
·晋升激励 | 第45-47页 |
·晋升激励的误区 | 第45页 |
·晋升激励的改进 | 第45-47页 |
·薪酬激励 | 第47-52页 |
·传统薪酬激励分析 | 第47页 |
·薪酬激励的改进 | 第47-52页 |
6 对策与建议 | 第52-56页 |
·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新型企业文化建设 | 第52页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第52-53页 |
·培养企业员工的学习力 | 第53页 |
·采取各种形式培养适用的创新型人才 | 第53页 |
·制定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和吸引急需人才 | 第53页 |
·尽快建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机制 | 第53-54页 |
·运用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相结合等方式,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 第54页 |
·重视使用创新人才 | 第54页 |
·深化制度改革,用好各类创新人才 | 第54-56页 |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配置机制 | 第54页 |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竞争机制 | 第54-55页 |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 第55页 |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