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体系的构建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2页 |
第2章 概念 | 第12-18页 |
·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 | 第12页 |
·电子商务法的调整范围 | 第12-13页 |
·传统的商品交易流程 | 第12页 |
·商品交易三个阶段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交易模式 | 第13页 |
·电子商务法的地位、性质与特征 | 第13-15页 |
·电子商务法的独立地位 | 第13-14页 |
·电子商务法的性质与特征 | 第14-15页 |
·电子商务法的作用 | 第15-18页 |
·为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 第15-16页 |
·法律是保障网络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 | 第16页 |
·弥补现有法律的缺陷和不足 | 第16-17页 |
·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交易活动 | 第17-18页 |
第3章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相关立法建制进程 | 第18-26页 |
·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条件逐渐完善 | 第18页 |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初步建立 | 第18-25页 |
·政策层面 | 第19-20页 |
·法律层面 | 第20-21页 |
·部门规章 | 第21-23页 |
·行业规范 | 第23-24页 |
·部分地方电子商务相关立法建制情况 | 第24-25页 |
·我国当前电子商务立法建制的特点 | 第25-26页 |
第4章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37页 |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 第26-33页 |
·国际组织电子商务立法情况 | 第26-29页 |
·美国的电子商务立法 | 第29-31页 |
·主要亚太地区国家的电子商务立法 | 第31-33页 |
·全球电子商务立法分类 | 第33页 |
·主动型 | 第33页 |
·被动型 | 第33页 |
·全球电子商务立法特点 | 第33-34页 |
·电子商务的国际立法优先于各国的国内立法 | 第33页 |
·电子商务的国际立法边制订边完善 | 第33-34页 |
·电子商务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 | 第34页 |
·电子商务国际立法重点在于使现有的法律具有适用性 | 第34页 |
·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国际立法中占主导地位 | 第34页 |
·全球电子商务立法的启示 | 第34-35页 |
·商法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 第34-35页 |
·国际商法的统一将首先在电子商务法上实现 | 第35页 |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6页 |
·与电子签名法相衔接的法律需要尽快配套 | 第35页 |
·提高现有法规效力等级 | 第35-36页 |
·部门协调效率有待提高 | 第36页 |
·电子商务的立法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 第36页 |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若干借鉴作用 | 第36-37页 |
第5章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体系的构建 | 第37-42页 |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思路 | 第37页 |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第37-39页 |
·与国际电子商务法律接轨 | 第38页 |
·技术中立 | 第38页 |
·促进交易 | 第38页 |
·保障安全 | 第38-39页 |
·保护消费者权益 | 第39页 |
·构建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 第39-42页 |
·网络服务和网络管制法律制度 | 第39-40页 |
·电子商务主体立法和市场管制法律制度 | 第40页 |
·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制度 | 第40页 |
·电子支付的法律制度 | 第40页 |
·网上商业行为的法律制度 | 第40页 |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 | 第40-41页 |
·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第41页 |
·客户资料利用规范与个人隐私的保护法律制度 | 第41页 |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法律制度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